今年江蘇棉花種植面積較上年大幅增長
最近,江蘇省棉花協會對全省七個調查點的351戶農戶棉花種植面積進行了調查。根據對351戶農戶植棉面積匯總,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較上年增加了17.03%。預計今年全省棉花種植面積可達413萬畝。其中大豐市的棉花種植面積較上年增加了約22%,射陽縣、邳州市的棉花種植面積較上年增加了約17%,興化市的棉花種植面積較上年較增加了約14%,豐縣的棉花種植面積較上年增加了約8%,如東2011年植棉面積較上年略有下降。
五月份,是江蘇蘇北棉花主產區棉花自苗床移入大田的關鍵時節,大約有80%的棉花在此時令移進大田并渡過緩苗期開始生產。眼下,蘇棉產區面臨市場波動劇烈,干旱矛盾突出。
一、關于棉花實播面積和總產預估。此前的調查全蘇2011年植棉面積有望突破400萬畝,樂觀估計則有415萬畝左右。但由于持續的干旱加上劇烈的棉市棉價波動,省農業、棉協所掌握到的棉花種植現狀則出現明顯減少,綜合分析全省2011年實播棉將徘徊于380-400萬畝,主產區仍集中于蘇北沿海及里下河和臨魯交豫地區。蘇南蘇州無錫地區除部分農林場圃有少量試驗制種面積外,農民單戶植棉較少。如果按此面積推算,正常年景中上等田塊畝均可收獲級內折合皮棉80公斤,全省可收獲新棉720萬擔,合36萬噸。需要說明的此面積只是匡估而已,因為目前農產品生產自主權放歸于民,統計工作出于諸多原因存在欠準確性,此外,江蘇棉花移栽尚未全面到位,仍有約20%的棉花等待小麥油菜籽收獲后才能移栽到田,同時,市場方面的元素也將使棉花生產的最終定錘充滿許多待定因素,故真正塵埃落定的面積至少要到五月底才可揭曉。
二、當前蘇棉生育趨勢。在大豐等蘇棉集中產區,先期移入大田的植株已逐漸開始生長。據大豐市農委經作站5月底的棉花生育考察情況,該市調查點上露地移栽棉單株己有真葉4.1片,株高19.2cm,其中株高日增0.26cm,真葉日增0.05片。綜合考量其生育進程為近4年來的中上等年份,但依然存在不平衡性,即主產區面積大的優于一般產區面積少的;科技示范大戶優于一般零星散種戶?;久嫔隣顩r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基于棉花的可塑性,逆轉與旺發依然存在空間。
三、五月份天氣與當前旱情對蘇棉生長形成的影響分析。以鹽城大豐提供的氣象資料,今年棉花開播以來,當地便以干旱少雨,日照充沛為主要特征。大豐市4月中下旬的平均日氣溫為15.4度,與前三年同期大致相當;降水量3.6mm,僅是上年同期10%還不足;日照總時數202.7小時,是4年來最多的一年,比2010年多77.8小時。
5月份,日平均氣溫19.5度,為4年來最高;降水51.6mm,比上年同期少8.6mm(且為人工降雨);日照217.2小時,比上年同期多41.6小時,很明顯,棉花旱情比較嚴重。如果不是諸多縣市在四五月間實施多場人工降雨,當地旱情會愈加劇烈。專業技術人員認為,在光照、溫度都很適宜的情況下,蘇北大部如此棉花苗情雖不比往年過于差勁,但受旱制長現象還是非常明顯的,也就是說現測株高、真葉以及日增量本應遠遠超過現狀的。從田間測土情況看,大部分棉田土壤灰白,土伐堅硬;多數田邊溝塘干涸見底,主干河流河床暴露,水位淺少,舟楫擱淺,表明著旱情嚴重。現在,蘇北地區正處三夏大忙時節,大麥收畢,小麥油菜籽行將登場,水旱輪作區還有水稻待栽,大豆待播,多數地方還有春蠶飼喂中,解除棉花等在田秋熟作物的旱情面臨著人手緊,收種擠,投入大,收效微等多重矛盾與困難。再者,紛亂的棉市,大落的棉價對于尚末到位的棉花前階段生產形成一定影響,全省各地正在運籌積圾有效措施,力爭當前糧棉生產朝順進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