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裝經營者稀少 老年人發愁買衣服
老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著特殊需求。記者在鄭州走訪時發現,不少中老年人難以方便地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比如服裝,面對遍地開花的中青年服裝店,老年人可選擇的余地小之又小。
再過幾天就是“十一”了,不少在鄭州打拼的年輕人,紛紛選擇趁黃金周回家看望年邁的父母。27日,在鄭州市花園路一家購物商場內,市民張女士準備為年邁的母親購買衣服時卻犯了難。陳女士無奈地告訴記者:“現在商場里的衣服要么款式太新,不適合老年人,要么價格太貴,不實惠。給老人買件衣服真是不容易啊,我已經跑了好幾家商場、好幾條街了。”
鄭州二七廣場是主要商業聚集地,這里商戶云集,服裝及生活用品等商店比比皆是。但在這比比皆是的商店里,面向老年人的用品與各式各樣的婦女、兒童和中青年用品相比,不僅品種、數量非常少,而且缺乏統一的銷售市場。
在百年德化步行街,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婦在人群里顯得格外顯眼。經詢問得知,老人名叫鄧國富,今年81歲,同行的是她老伴、76歲的劉桂英。由于天氣漸漸轉涼,老兩口正發愁去哪兒能買到合適的秋裝。“老年人衣服不好買啊,我們都逛了好多次了。老頭子買衣服特別挑剔,好不容易找到個適合老年人的服裝店,可顏色、樣式都不好,老頭子不喜歡。我們從健康路逛到德化街,很少見到合適的。”劉桂英說。
經了解,即便是在大型的百貨商場,商家也很少考慮到老年人群體對服裝的消費需求,只有街邊偶爾出現的中老年服裝店有賣老年人服裝,但顏色、款式都很單調,選擇余地很小。對于這一令人費解的現象,一家經營中老年服裝的店主認為,首先老年人消費非常理性,對購買服裝沒有沖動,絕不會向年輕人那樣不管需不需要,只要看著喜歡就買回來。老年人是特別需要某種東西的時候才會到市場上去買。為了買一件東西,他們可以貨比三家,甚至比上七八家。
這位店主說,老年人消費觀念還相對落后,許多老年人習慣于勤儉節約,購買力不強,這也是導致針對老年人的服飾相對匱乏的原因。“不熱銷,經營者自然就少。”在她看來,這個行業看似潛力巨大,但實際操作起來并不賺錢,因此很少有生意人介入到這個行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