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賽事是運動品牌營銷鏈條上的支點
今天的NBA早已不再是一項單純的體育賽事,而是發展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商業生態系統,球館提供場地賺取門票,電視網轉播比賽吸引廣告,各大運動品牌簽約球員推銷產品,無數公司依靠NBA這個平臺生存,停擺已經影響到這個商業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
愁
新賽季
遙遙無期
沒有人知道談判距離達成協議究竟還有多遠,遙遙無期的新賽季究竟何時才能開打?就在最近舉行的談判中,部分球員開始討論起解散球員工會的方案。但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種地步,NBA新賽季可能全部報銷,這樣的情景不僅是勞資雙方及全世界NBA球迷都不愿看到的,對于國內外眾多重金贊助NBA的商家來說亦是如此。
其實自NBA停擺以來,就有不少媒體在計算NBA給多少商家帶來損失。據國外媒體分析,如果停擺繼續下去,勞資雙方不得不承受巨大的損失。每少打一場比賽,球隊老板就會損失100萬美元,一支球隊單月一般都有10多場比賽,那么一個老板每月就會損失1000多萬美元。而球員由于基數更大,損失的錢財更多,每月達到了驚人的3.5億美元。根據NBA專家們的估計,停擺至少要持續到圣誕大戰前,屆時勞資雙方損失的金額,會比這些更大。
美聯社專家布萊恩·馬洪尼指出,因為NBA停擺而受傷的人不止這么點,其實NBA周邊服務人員也遭受了很大的損失。老板沒錢賺,球員沒球打,5萬工作人員面臨失業……這無論對NBA聯盟、球員、球迷還是商業品牌來說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近期就有NBA聯盟最大的兩家廣告贊助商美國運通公司和好事達保險公司打算撤資,把原先計劃贊助NBA的10億美元轉而投向NFL(橄欖球)聯盟和大學籃球聯賽。
美國相關機構今年上半年統計顯示,目前簽約NBA球員排名前十位的品牌分別為:Nike169人, adidas57人,Jordan19人,Peak14人,Converse11人,Reebok8人,Lining4人,The league3人,Anta2人,Under armour2人,ANDONE2人。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來自中國的品牌就有三個。
急
直接贊助商
欲哭無淚
對于世界上最知名的兩大體育品牌供應商耐克(Nike)和阿迪達斯(adidas)來說,NBA是他們的兵家必爭之地,并且這塊市場讓他們賺得盆盈缽滿。這兩大品牌同時還是Finish Line和Footlocker兩大鞋類零售商的重要銷售渠道。
美國《紐約時報》近期發布權威報告稱,如果停擺繼續,阿迪達斯將面臨NBA特許商品市場銷售量減半的沉重打擊。該分析認為,之所以停擺對于阿迪達斯來說如此具有毀滅性,是因為他們是從2006年以來就是NBA官方服飾合作商,所有NBA球隊的球衣、球褲,以及服裝類產品,均由阿迪達斯特制供應。同時NBA的相關特許商品,也是產自阿迪達斯,這一項目每年給阿迪帶來1億美元的收入。美國《SportsOneSource》的分析家馬特·鮑威爾因此認為,如果NBA新賽季取消,那么NBA特許商品銷售將減半。這和1998-1999賽季停擺時類似。
最讓這些商家擔心的是,NBA能否在圣誕節之前開幕?因為圣誕前后是NBA商品銷售最旺的時節。有分析家認為,在很多美國人眼里,圣誕大戰才是NBA賽季開始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們會購買很多球衣和特許商品。
雖然阿迪達斯公司方面表示,他們目前盡量不去關注NBA特許商品市場的銷售情況,他們將更多的興趣投放在了球鞋銷售方面。但是眾所周知,球鞋是籃球市場上最重要的部分。
美國相關市場研究員的統計顯示,大約有33%的籃球鞋是因為人們想打籃球而購買的,而其他的67%是球迷們因為球星代言,或者與NBA有關而購買的。這樣的數據讓人很容易聯想到,球鞋及相關體育用品的銷量會隨著NBA的停擺而大幅縮減。
喜
泉州品牌
抓緊簽約球員
目前簽約NBA現役球員的國內運動品牌有匹克、李寧、安踏、喬丹、三六一度、露友等,主要來自泉州。其中,匹克以14名簽約球員居國內品牌之首。近期,匹克在NBA停擺低潮期間,“逆勢”再簽約兩名NBA新球員,至此,匹克簽約的NBA球員前后已達16名。
有分析人士認為,從當前國內品牌贊助來看,李寧雖然是較早進入NBA的本土體育品牌,但從2008年以后,營銷重點開始向多元化發展。雖然,這種戰略轉移遭到外界一些詬病,但是客觀上也使得李寧對籃球產品的依賴程度下降。所以,從目前的情況看,即便NBA停擺,對李寧的影響也非常有限。安踏及其同城的競爭品牌三六一度、喬丹、露友也同樣如此,并沒有過度依靠NBA來促進銷售。于是,分析人士把更多的目光放到了匹克身上。
不過,匹克并不認為停擺會帶來多大的影響。按匹克相關負責人的話來說,NBA的停擺只是暫時性,它不會影響匹克對籃球投入的大方向戰略。他表示,匹克的投入針對的不僅僅是NBA而是整個籃球戰略,NBA只是籃球戰略中的一部分,目前除了NBA之外,其還與國際籃聯組織(FIBA)、東歐、澳洲等世界強隊及國內的WCBA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系。可以說,這種籃球營銷的投入是全方位的,在這個大整體的籃球戰略中,NBA暫時的停擺并不會帶來多大的影響。“而作為全球球迷共同喜歡的賽事,NBA的停擺受到包括美國總統乃至全國各界體育迷的關注,NBA未來的發展應該是樂觀的。”他說,“NBA的球員也不會一夜之間就都不再打球了,除美國之外的各類賽事也正千方百計地想引進NBA球員,這對于贊助商來說,無非是策略的微調而已,這個市場依然是強勁的。”汗
大牌球星
也會缺錢
專家分析指出,雖然NBA的停擺會使國內的運動品牌多少受到一些沖擊,本土品牌應該意識到這同樣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由于NBA球員在停擺期間無法拿到工資,并且NBA球員不善理財也是出了名的,所以必然會有部分明星球員陷入財務危機。所以,此時正是簽約球員的最好時機,受財務問題困擾的明星們不會要價太高,這時簽下他們,一旦聯盟運轉恢復正常,對于本土品牌形象的提高將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此外,像匹克這樣擁有眾多NBA球員的品牌,還可以考慮幫助旗下球員加盟CBA聯賽。在NBA停擺的情況下,這同樣不失為一種對策。
專家分析認為,實際上NBA停擺對于國內一些贊助NBA的品牌影響不大,因為中國的品牌都是借助NBA這個平臺將廣告做到國外然后返銷國內的。匹克、安踏這些品牌在國內體育媒體的廣告早就是轟炸式投放,早就家喻戶曉了。
專家解析
鄺寶強:
重新開賽
才能獲利
網絡知名籃球評論人鄺寶強認為,之前火爆一時的NBA球星來華不僅僅是途經中國而已,NBA方面實際上是在借機開拓市場、與商家展開合作。如今商家們發現自己直接就能繞過NBA中國公司,把球星運作到中國來,不僅省了一大筆原本要被NBA中國公司截去的成本,而且在某些領域還可以倒過來與NBA中國公司爭奪市場份額。因為游戲規則,NBA球星來中國掘金讓中國企業的成本更低。所以,NBA停擺使NBA聯盟收入大大縮水,而對于中國商家卻顯示出有利的一面。
NBA停擺會持續多久?鄺寶強分析,這取決于勞方或資方的哪一方最先妥協。奧巴馬、議員出面也不能影響這場規模浩大的NBA停擺。NBA只是一家公司,這是他們內部之間老板球員各為自己利益而針鋒相對的一件事。NBA老板壓縮球員工資從而讓自己的利潤空間更大,而球員是吃青春飯的,他們更認同娛樂工作、勞方應比資方獲得更多。無論是老板還是球員,他們平時所言“為球迷服務”,都只是一個幌子。在利益面前,雙方都沒有純潔的動機。
“至于最終是誰妥協誰讓步的選擇?中國有句老話‘窮不與富斗’,我個人認為,最終不得不無奈選擇妥協的將是勞方的球員,因為不少球員就是僅靠打球來養家糊口的,大牌球員也會同意讓步。畢竟,科比們更需要NBA這個舞臺讓自己增值,他們代言廣告的錢是天文數字,可以做到堤內損失堤外補。”鄺寶強說,“不論事態最終如何演變,有一條卻是不變的道理——只有NBA重新開賽了,簽約其球員的國內運動品牌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