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紡織品回用可向國外“取經”
當前,國外針對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方法主要有3種,分別是物理回收、能量回收和化學回收。
物理回收是指對廢舊紡織品進行初步的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中已實現了規模化生產。
經前處理工藝和成紗工藝得到的紗線可以直接用于織造新的紡織品,對于經前處理工藝得到的不可紡纖維,可以利用非織造工藝制得非織造產品。目前利用廢舊紡織品制得的新紡織品種類有很多,例如位于奧地利Fehrer(菲勒)公司開發的產品有毯子、桌布,各種抹布和工業用織物等。國內如內蒙古第二毛紡廠用環錠紡開發出粗花呢;蘇州蘇綸紡織廠用轉杯紡開發出牛仔布料;還有企業利用非織造工藝制得各種帳篷氈、服裝內襯等。
西歐國家和美國的地毯消費量很大,20世紀90年代之前,這些國家產生的大量廢舊地毯大都被當作垃圾填埋,只有很一少部分破損不很嚴重的舊地毯被翻新再利用。1990年,這些國家的化纖生產商開始對錦綸的回收再利用技術進行了探討和嘗試,2000年12月在德國Premnitzz投產的P0lyamideAG工廠利用Novo合成技術回收利用地毯廢料,每年處理12萬噸舊地毯,生產1萬噸紡織品級的尼龍和61.3萬噸工業用尼龍。從2002年到2007年,美國共回收再利用了45.4萬噸的廢舊地毯,其中2007年回收再利用了約12.5萬噸。2010年,美國全年的廢舊地毯回收再利用量達到54.5萬噸,其中翻新使用9.6萬噸,42.2萬噸轉化為其他產品,2.7萬噸用于火力發電。{page_break}
政府的支持將有利于回收工作的發展。例如:法國生態與可持續發展部2007年頒布了關于紡織服裝、鞋類及家庭亞麻產品回收與處理草案;英國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也對每年200萬噸的服裝生命周期進行了調查,并對英格蘭和北愛爾蘭116萬噸的紡織垃圾進行了評估;美國聯邦商業委員會也認識到新形勢,并聲明對1998年的綠色指標進行重新評估。將廢舊紡織品的處理納入國家政策,充分顯示了發達國家政府對廢舊服裝回收再利用的高度認識和顯著的支持力度。
多回收渠道是開展紡織服裝再循環利用的基礎,然而目前中國的回收渠道非常有限,幾乎沒有一個有效的渠道,更是缺乏專業回收機構,有限的渠道零星地散落在社區居委會。相比之下,英國的回收渠道則多樣化,包括通過各種慈善機構采取上門回收,建立紡織品回收站,設立鬧市區中的慈善點以及街邊回收箱。能賣的舊衣物留在店里,剩下的送到專業機構進行分類處理再銷售。其中建于1903年的內森廢舊回收公司是英國最大的公司,該公司從慈善店收集廢舊衣物,設立超過1000多個的紡織銀行,每周要分類并處理超過35萬噸的材料,98%被循環再利用。2003年英國紡織品回收30.3萬噸,4.1萬噸的服裝用于再銷售,17.4萬噸的服裝出口到海外。
為了進一步開展和規范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形成循環生產的產業鏈,我國還需完善多方面的工作,如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技術,建立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產業化示范基地;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力度,規范再加工纖維生產銷售;開發資源回收新技術,提高回收效率等。這樣,才能使紡織廢料在資源化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和人類的再次危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