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后半年我國紡織服裝企業走勢調查分析
2011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漲幅雖保持在兩位數,出口量的增幅卻均在個位徘徊。
拋開宏觀數據,對于大多數企業個體而言,商品單價的提升也已成為推動整體出口額增長的主要動力。不過,在因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而造成的產品被動漲價的前提下,這樣的“增長”卻讓企業高興不起來。
天津新的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上半年的出口額同比增長了30%,但該公司副總經理李煜卻并未為感到欣喜,“公司上半年的出口增長更多的是因為各類產品的單價都有所提升。實際上,公司上半年整體的出口量下跌了7%。可想而知,在這30%的增幅中,價格因素占了多么大的比重。”李煜的語氣中流露出幾分無奈,他解釋說:“當前出口產品的價格上漲并不是由于需求激增帶動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生產成本上升。廣東絲綢紡織集團的佘主任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表示,在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攀升對企業生產持續加壓的情況下,企業不得不選擇提高產品價格來保證贏利空間。
據報道,今年以來,漲幅達到20%~30%的工人薪資支出已經影響了近七成的紡織服裝企業,而從去年開始的棉花價格上漲效應也在產業鏈中逐級傳導。利潤率普遍不高的出口企業正經歷著成本考驗,另一方面,外部的消費疲軟直接影響到產品的銷量。受訪企業紛紛表示,成本壓力很難在短時間內轉嫁到外商身上,企業目前的接單量很愁人。
出口的喜憂參半
【來自日本的訂單并沒有大幅削減,不過與地震爆發前相比,銷往日本的產品結構發生了轉變。】
今年上半年,在我國各大紡織品服裝出口中,東盟的表現尤為搶眼。不過,在一些大型出口企業看來,東盟的強勁動力卻不足以帶動企業整體出口額的增長。“目前,我們接到的東盟的訂單量占比仍然較小,而且多為服裝面料、輔料一類單價較低的產品。雖然東盟這一局部有所增長,但還很難對整體出口起到拉動效果。舉個例子來講,一家年出口在40億元的企業,其銷往東盟的金額不過幾千萬元,如果歐美和日本的訂單大幅減少,企業還是難逃銷售額下滑的劫難。”一位企業代表陳女士說道。
正如這位企業代表所言,歐美和日本仍占據了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半壁江山。今年以來,這兩大的變化也著實牽動人心。日本東北部地區大地震后,該國的經濟也隨之大幅波動。此后的一段時間里,業內人士均表示出了對日本需求下降的擔憂。但從統計數據來看,上半年,我國對日本的出口非但沒有下降,還保持了穩步增長。出口企業也反映,來自日本的訂單并沒有大幅削減,不過與地震爆發前相比,銷往日本的產品結構發生了轉變。“以往的這個季節,注重禮儀的日本人,通常會在開著空調的辦公室里穿著長袖襯衫工作。但是,地震發生后,日本用電緊張加劇,為減少用電量,縮減空調的運轉時間,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穿著短袖上班。我們出口到日本的短袖襯衫也有了明顯增長。”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全芳告訴記者,日本大地震發生后,對于紡織服裝產品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但產品特點更趨向于實用性。
除了對日本走勢下跌的擔心外,今年上半年,出口企業的最大糾結莫過于歐美的需求疲軟。
{page_break}
“訂單少、甚至沒訂單是讓我們企業最犯難的事。”李煜說道,由于經濟復蘇趨緩抑制了歐美消費者購買力的回升,消費者更青睞購買低價位的服裝,這種需求與中國企業所面臨的高成本現狀很不相適。與此同時,消費者購買力的降低還導致了歐美的消費降級。全美零售商協會(NRF)的調查顯示,如今的歐美消費者傾向于在沃爾瑪等大型超市里購買服裝和日用紡織品,包括返校用服裝和家紡用品。
后勢預期難展笑顏
【人民幣升值預期成為眾多出口企業下半年的關注重點。此外,成本壓力突出、資金環境緊張也是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盡管全球經濟的復蘇步伐依然在小幅前行,但內、外部的不確定因素仍影響著企業對于未來的預期。“很難說、不踏實。”成為出口企業用來描繪下半年走勢的高頻詞匯。
當前,歐洲債務危機再臨關口,美國高額財政赤字問題也已成為經濟學家關注的焦點,這兩方面因素都有可能拖累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全球經濟復蘇的預期放緩,或將進一步導致國際需求疲乏。而在外圍上,我國與東南亞等國的紡織服裝業競爭日趨激烈。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增速有可能繼續放緩。
在大多數出口企業看來,作此預測的依據不僅基于外部的動蕩。“眼下我們最關心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上海新聯紡的沈全芳說道。8月8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報價6.4305,再度創出匯改之后的新高,這無疑加大了今年下半年紡織出口的壓力,特別會對出口企業產生影響。“人民幣升值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與外商的議價難度。這部分成本壓力很可能最終還要靠企業自身消化。”沈全芳說。
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成為眾多出口企業下半年的關注重點。此外,成本壓力突出、資金環境緊張也是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隨著銀行存貸款準備金率、利率的提高,民間信貸資金的融資利率也在看漲。融資成本的上升,讓本來就承受多重壓力的紡織出口企業,更加喘不過氣來。“在這樣的高融資成本下,企業實在難言贏利。我們希望政府能盡快出臺相關政策,維系出口企業的利益。”溫州一家企業代表發出這樣的呼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