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鞋類、箱包占主要貿易伙伴進口份額下降
商務部最新通報:我國占主要營銷網絡建設,改善外貿水平。
在外貿出口持續回落的現實面前,商務部副部長鐘山通報了另一個不太樂觀的消息:
鐘山:今年以來,我們對歐美這些市場的份額,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下降,特別是紡織品、家具、鞋子、箱包這些份額下降特別快。
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國內企業成本上升……我們能夠找出很多影響出口的眼前因素,但在鐘山看來,問題的關鍵還不止這些:
鐘山:我一直在說,外貿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商品和產業的競爭力。國際市場里的中國商品,品牌上遠遠滯后于西方發達國家,都是加工貿易,貼牌比較多,真正自主的品牌還是不大。
創造力不強,核心技術不掌握,是中國企業的通病。熟悉一線業務的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很有感觸:
李東生:中國是很有企業家精神和商業精神的,但是我們對科技、對技術的崇拜遠遠不如我們對財富、對金錢的崇拜。但是,對企業來講,特別是制造型企業、工業企業,一定要在這種創新能力的提升方面持續不斷的努力,我們才有未來。
企業要加油,政府也在想辦法。針對中國企業大而不強的現狀,商務部將在產業相對集中的地區,建立一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從而降低成本,形成優勢。
鐘山:現在,有的產業聚集度都是非常高的,比如箱包、鞋子、家具,也就那么幾個點。在這些產業集聚的地區,培育一些外貿基地,大大方便國外的采購商和這些企業的對接和聯系,有利于培育這些產品的品牌。
國內市場要整合,國際市場也要拓展。中國產品要想成為真正叫得響的全球品牌,境外營銷渠道的開發,非常重要。
在海外市場存活下來并不輕松,浙江品牌印尼中心的負責人說,除了要找合作伙伴、登記注冊,熟悉法律,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還面臨著很多困難。
負責人:第一就是人員管理難。派誰?又要信任,又要有能力,又要懂語言,這樣的人其實非常少;第二,在境外開拓一個辦事處機構,拓展市場,成本很高;第三,你到新的國家,前幾年只能是探索摸索。
出口困難,也并非一概而論。目前,我們與歐盟、美國、日本、中國香港、韓國這五大傳統市場的進出口額,占到全部貿易額的一半以上,而金磚四國市場的貿易比例不到7%。鐘山認為,我們要充分發掘新興市場的出口潛力。
鐘山:我們要下大力氣積極開拓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特別是對人口規模大,市場份額低,資源儲量豐富,戰略地位重要的新興發展中國家,是我們工作的重點。
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俄羅斯中國總商會會長蔡桂茹有著十幾的海外工作經驗,她告誡中國企業,剛剛入世的俄羅斯,投資環境變化不小,需要學習適應。
蔡桂茹:原來那種倒爺式的模式,已經沒有了發展空間,我們要積極適應變化了的俄羅斯形勢,開展俄羅斯入世后的市場營銷環境的研究,建議商務部舉辦這方面的培訓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