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年度大獎特別獎:調整與創新 梳理行業發展
調整與創新 梳理行業發展
關注第八屆服裝品牌年度大獎特別獎
備受矚目的第八屆中國服裝品牌年度大獎”(以下簡稱“大獎”)的特別獎里還設置了5個獎項,分別是推動大獎、支持大獎、制造大獎、商業大獎、美飾大獎。
本屆“大獎”繼承了前七屆“大獎”的精髓,同時也緊密聯系著行業未來的變革。“‘大獎’提升了品牌的形象,這不是很虛的概念,而是真正的對服裝品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本屆‘大獎’通過這幾項特別獎,可以對行業進行更好的梳理。”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王茁如是說。
本屆這5個特別獎項,除了推動大獎,其他的4項都是今年新增設的。特別獎的評審方式也和傳統的獎項評審不同,比如推動大獎,是由業內的專家以及品牌的領導組成“大獎”評審團,針對備選企業提交的本年度數據及報告,分析其對品牌發展和行業所產生的最終影響與成果,綜合評定選出獲獎企業。王茁生動的舉例說,這幾個獎項屬于“反過來”了,原來都是服裝企業被評審,而這幾個大獎則是服裝企業評審別人,也就是服裝企業評選出和自己配合好的周邊企業。
記者從中國服裝協會了解到,和以往一樣,推動大獎的評審對象主要是與服裝行業相關的組織機構、事業單位,還含有生產基地、創意產業園、媒體、咨詢機構、服務機構等。這個獎項實際要頒給在一年當中表現突出的服裝行業周邊的服務單位和服務機構,推動大獎對眾多服裝品牌以至于整個服裝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支持大獎的評審對象為與服裝行業相關的服裝上游非服裝類企業、組織、機構、單位。
在談到制造大獎時,王茁告訴記者,其實有很多人對品牌的概念存有誤區,以為只有終端銷售的才算品牌。實質上服裝品牌應該分為兩種,一種是終端零售型品牌,一種是加工制造型品牌。服裝行業里的分工不同,有的企業善于進行終端運營、品牌零售;而有的則善于加工制造,這就會形成一些加工型的品牌。本屆的制造大獎,會根據這些制造型企業的綜合表現,包括制造加工水平、生產產能、效率、口碑、制造工藝等方面進行評審。
商業大獎評審對象為以品牌服裝為主營項目的商業流通企業,從評審對象的綜合表現進行分析并評審,評審內容包括商業環境、業界口碑、服務誠信、本土服裝品牌占有率、銷售數據及綜合表現(年度內是否出現過重大商品質量事故。重大價格欺詐事故、重大環保事故、傷亡事故等,如有類似情況將取消其參評資格),尤其是對本土品牌的扶持及培養的力度及效果。對于對本土品牌的扶持,王茁特別指出,如今很多商場對本土品牌的扶植力度非常大,特別是女裝,已經容納了大量的女裝品牌,比如白領等。而對于本土服裝品牌占有率,王茁表示應該從幾個方面綜合去平衡,不能單純的看占有率。“比如說,如果星光天地允許一個本土品牌入駐,那對這個品牌的支持力度可能會比整個連鎖百貨的支持力度還要大,因為象征意義不一樣。”
美飾大獎是在去年完美伴侶獎的基礎上推出的。評審對象為以生產經營飾物、鞋帽、圍巾、手套、箱包及配件等為主的服飾品品牌企業。
當被問到下屆的“大獎”是否還會增加特別獎的數量時,王茁表示會根據行業的需要進行設置,獎項會不斷的變化更新,但不管如何變化,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幫助中國原創品牌更好更快的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