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 中國外貿出口迎雙向大考
近幾日,匯率中間價連續走高,27日盤中創出歷史新高。而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報價低于中間價成為常態,甚至還一度出現連續多日跌停的現象。
“觸底”沒多久,就開始“摸高”,這讓中國外貿出口企業剛剛成型的人民幣階段性貶值預期又被打破。不少企業感嘆,人民幣匯率近期的波動加劇態勢明年很可能繼續,進而出現“升幅不大、振幅不小”的局面,導致本已嚴峻的出口形勢進一步惡化,如何從習慣“單向升值”向習慣“雙向波動”轉變,成為外貿出口企業的新年“第一大考”。
振幅加大升幅縮小 人民幣匯率變動迎來新階段
“現在的外匯波動真讓人無所適從,尤其是近期人民幣匯率的反復。”分析最近這一個月外匯市場的“天翻地覆”,負責企業國際收支的珠海漢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監許峰這樣感嘆。
企業有這樣的感覺,并不奇怪。回顧2011年,人民幣直到11月,對美元的中間價還保持這穩步升值態勢,其間連破多個關口,整體呈現單邊升值態勢。
然而,從11月30開始,由于香港離岸市場看空人民幣,帶動境內的購匯需求,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報價低于中間價已經成為常態,甚至一度出現連續多日盤中觸及跌停的現象。單邊升值態勢出現不小的“逆轉”。
12個“跌停”,讓企業覺得人民幣該出現階段性貶值了∩市場并不這樣想。12月26日開始,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重新接近11月4日的歷史高點,27日更是在盤中創出匯改以來歷史新高。
從“觸底”到“摸高”,市場認為,受美元指數回調、年底結匯盤涌現、日本將購買中國國債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和需求提升,人民幣匯率階段性的貶值預期已經過去。
“預計2012年的升值幅度不會大,但日振幅會延續2011年底的趨勢,繼續加大。換句話說,就是小的波動加劇、但大的周期而言匯率變化區間縮小。換言之,就是人民幣匯率的方向不那么明確了,這對實體經濟可能產生一定影響,增加了投資的難度。”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鷂飛說。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也認為,從趨勢上看,未來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性將越來越強,我國匯率形成機制強調“有管理的浮動”,未來匯率的走勢難以判斷。
匯率變動加劇 外貿出口企業應對難
然而,正是這種波動加劇的小幅升值,讓中國外貿出口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長期跟蹤研究國際金融和中國外貿出口關系的肖鷂飛教授說,此前一階段人民幣“走低”,對出口企業確實是有利的,“但是對于一些拆借大量美元頭寸希望博取利差、匯差雙收益的外貿企業和外資企業而言,恐怕這種波動帶來了不小的損失。未來波動加劇,外貿企業還想嘗試外匯投機獲利,恐怕就更加危險了。”
事實上,即使不從事外匯投資,多數外貿企業已經感覺到需要重新適應“升幅不大、振幅不小”的人民幣匯率新階段了。
廣東德豪潤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冬雷就分析說,振幅加劇直接影響了中國企業的議價能力,“在單向升值預期較明顯的情況下,我們和像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大采購商議價時都有難度,現在振幅加大,對方就更加不愿意承認我們對升值幅度的預期,談判難度只會越來越大。”
雙向波動特征進一步明顯,還使得不少外貿企業感到應用金融工具規避風險的難度進一步加大。許峰說,以漢勝科技為例,雖然企業已經采用出口信保、遠期結售匯等工具規避匯率風險,但總的來說,“目前銀行的工具還很少,有些規避產品設計的實在太復雜,我們平常都不敢用,更何況現在的外匯波動讓人無所適從,就更不敢用了。”
“對于匯率波動的幅度,我們希望半年不超過3%,而且是漸進的,太多企業承受不了?,F在我們接觸的外國客戶對中國經濟最關心的還是匯率問題。”格力電器財務總監望靖東說。
雙向波動時代 中國外貿企業如何獲利
中國外貿企業普遍認識到,匯率問題牽涉因素眾多,在“雙向波動”特征日趨明顯的情況下,如何調整自身加以應對,才是2012年必須考慮的緊迫話題。
一些企業采取了“原始”手段保障自身利益。深圳萬潤科技董事副總經理張中漢說,該企業現在基本上回復到了現金交易階段,“先付錢后交貨”,立刻結匯避免損失,“因為企業主要經營高附加值的LED類產品,有比較強的議價能力。”
但大部分企業還是要靠金融工具來規避風險。肖鷂飛說,從企業操作來看,“升幅不大、振幅不小”意味著企業還是要繼續加大套期保值、遠期結售匯等工具的應用力度,“雖然雙向波動導致預測難度加大,企業在使用這些工具時要更加謹慎,但使用總比不用要好,這是一個基本原則。”
目前,格力電器、塞納科技、德豪潤達、漢勝科技等企業均設了專職崗位,以研判人民幣走勢,用各種金融工具規避風險,但企業呼吁銀行等金融機構能夠提供更多、更靈活的匯率風險規避工具,以適應當前的新形勢。
在一些外國企業人士看來,要想讓中國外貿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雙向波動”時代,中國的外匯政策乃至貨幣政策都應做適當的調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