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生態標簽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歐盟紡織品生態標簽制度的分析,結合我國實行的生態紡織產品相關標準情況,比較看出,我國目前沒有一個完善的概括全面的紡織品生態標準和相關法律法規,生產加工企業生態環保意識還剛剛建立,受多方因素影響,還遠沒有普及到自覺自愿做到。為跟上國際發展趨勢,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保護生態環境,急需建立健全我國生態紡織的標準體系,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質量,促進我國紡織業的再次振興發展。
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在紡織品生產和消費中追求“綠色產品”已成當今發展的一大趨勢。 歐盟在1992年就出臺了生態標簽制度。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為有效應對技術壁壘,提升我國紡織品質量,促進產業升級,保護生態環境,對歐盟生態紡織品標簽規則進行研究,分析我國生態紡織品標簽發展趨勢,積極應對,勢在必行。
歐盟紡織品生態標簽制度
1.基本情況
歐盟紡織品生態標簽制度是歐共體制定的一種環境標志制度,由一系列與生態標簽相關的法律文件構成,建立生態標簽體系是為了推動歐盟各類消費品的生產廠家進一步提高生態保護意識,使產品從設計、生產、銷售到使用,直至最后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都不會對生態環境帶來危害,從而實現改善環境的目的。它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一種高標準的環境標志。
歐盟曾出臺了一項《政府采購應符合生態標準》的指南,專門鼓勵政府采購并使用“綠色產品”。這種生態標簽制度已經在歐盟產生其深厚的環境基礎、經濟技術基礎和法律基礎。
歐盟紡織品生態標簽制度已對紡織品、床墊、鞋類、棉紙、衣物清潔產品等相關紡織方面21類產品進行了生態標簽,且產品列表每年都會更新補充。
授予生態標簽的歐盟成員國機構有權抽查生產商的生產車間及產品,來保證產品的環保真實性,也有幫助生產商向消費者宣傳其產品環保特點的義務,一旦產品貼有生態標簽,生產商可以與標簽授予機構聯系,向其尋求市場宣傳的幫助。
2.獲得歐盟紡織品生態標簽的意義。
獲得歐盟紡織品生態標簽對企業有著重要的意義。生態標簽是歐盟規定的一種自愿性產品標志,其使用及申請價格不菲,申請標準也較為嚴格。如果企業獲得生態標簽,可以享有以下權利:
(1)有助于提高產品檔次并贏得更廣泛的客戶群。為鼓勵使用生態產品,歐盟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向消費者推薦獲得歐盟生態標簽的產品和生產廠家,各成員國生態標簽管理機構也出資舉辦各種宣傳生態環保產品的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宣傳推廣活動,獲得生態標簽產品可以很快在歐盟市場上得到消費者的注意,提高知名度,同時其產品獲得生態標簽認證后可以塑造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贏得消費者及社會的信賴,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2)產品暢銷“大歐洲”。歐盟所制訂的紡織品生態標簽制度在其現有15個成員國內都予以認可。可以說,歐盟所制訂的這個生態標簽體系,是目前世界上使用地域最為廣泛的環保認證制度。近年來,歐盟出臺了一系列的環保性政策法規,通過“綠色壁壘”來提高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門檻。如果產品獲得生態標簽,則企業可以不用擔心產品被歐盟的環保性法規阻于歐盟大門之外,可以在其大區域內暢銷。
(3)適應產品“綠色化”國際消費品市場發展的需要。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奠定了世界經濟發展走“綠色道路”的大趨勢,國際貿易、產品生產、消費使用都進入“綠色時代”。
歐盟規定,進入市場的紡織品必須貼有標簽或標記。出售給消費者使用的紡織品的名稱、規格及紡織纖維的情況在標簽上都必須予以注明。
我國生態紡織品標簽基本情況
我國目前沒有一個像Oeke-Tex 100全面概括生態標簽內容的標準,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現狀,多個標準組合能夠基本滿足歐盟生態紡織品Eco-label標準和Oeke-Tex 100的檢測指標的要求,如:GB 5296.4-1998《消費品使用說明 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GB 18401—2010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19601—2004《染料產品中23種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測定》;GB/T 18885—2009《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HJ/T 307-2006《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生態紡織品》;GB/T 8685-2008《紡織品 維護標簽規范 符號法》;FZ/T 01053-2007《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page_break}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2003年首次將紡織品安全性的生態環保要求納入國家強制性標準范疇,打破了紡織服裝行業質量標準一直停留在外觀和一般物理指標的局限。對引導紡織品生產銷售企業建立以產品質量為重,提高市場競爭力,將更有效的保護消費者健康安全,從容應對國際貿易保護等多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也與我國”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對企業轉型、消費品市場監督等完全一致。
《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生態紡織品》及《染料產品中23種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測定》等標準,從指標限定值到檢測方法中大部分等效采用了一些Oeke-Tex 100和國際標準,其分類方法和要求基本一致,根據我國生產及產品現狀,只對部分技術要求和指標進行了調整。
歐盟、美國及我國生態紡織品標簽相關法規及標準
從我國生態紡織品標簽標準與歐盟的生態紡織品標簽制度比較看出,我們是若干標準檢測指標與歐盟生態紡織品Eco-label標準和Oeke-Tex 100的檢測指標相一致,并不像歐盟有一個完善的概括全面的標準。同時歐盟和美國還會有許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強制要求,而我國實行的是標準制度,其中相當數量的還是推薦性標準。
歐盟、美國等生態紡織品法規及標準對我國紡織品的出口帶來嚴重的影響,勢必會使我國紡織品出口企業付出高昂的代價,值得關注。從長遠意義上說,生態標簽的實施對全球環境改善有著重要意義。
從歐盟生態紡織品標簽看我國生態紡織品標簽的發展趨勢
我國目前大多數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對于生態、環保的意識才剛剛建立,基于財力、成本、技術能力、環保大氛圍等多方因素影響,如果沒有外在的壓力和要求,自覺自愿性還遠遠不夠。因此為了紡織產業的健康發展,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同時為保護環境,造福人類就要積極跟上國際市場發展的大趨勢,研究應對技術發展的新概念,才能真正發展和振興我國的紡織產業。在近期內我們應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生態標準系統。政府管理部門應與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協作,就歐盟等國實施的生態紡織標簽制度,提出科學的應對政策建議。如:建立健全我國的紡織品生態標準系統,確定執行的相應機構和授權認證程序、取證的優勢等,以在生態標簽認證的制度大環境氛圍方面盡快與國際接軌。
2.加強標準化建設的力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加大力度支持重要技術標準的研究,如:有害物質含量標準、產品阻燃標準,產品對消費者安全性保護標準,促使標準與科研、開發、設計、制造相結合,加快國外先進標準向國內標準轉化。
3.鼓勵企業進行ISO 質量體系認證、生產認證、環保生態等認證,引導企業將環保和安全理念貫穿于產品的設計、原材料、生產、加工整理的整個生產鏈條中,嚴格質控,從而提升我國紡織企業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4.關注國際市場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從長遠利益出發,加大宣傳力度,加強交流與合作,及時了解國際組織在紡織品服裝領域“綠色壁壘”的新動向。并且在有條件的基礎上積極申請國際承認的紡織品服裝生態標簽,如Oeke-tex 100標簽和歐盟生態標簽(Eco-label)。
5.建立和完善紡織行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我國應建立和完善紡織品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設立收集、咨詢和管理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的專門機構,加強對發達國家和主要貿易伙伴國家技術標準、技術法規、標準政策和內容的研究,避免陷入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陷阱。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面對來勢洶涌的綠色浪潮,我國紡織品行業要有足夠的敏銳性和前瞻性,要充分地認識到簡單的數量增長不是中國紡織品出口追求的目標,提高產品技術含量、發展生態紡織才是我們的發展方向。建立健全我國的紡織品生態標準系統,完善紡織行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是我們紡織業在國際市場發展的重要前提,對促進我國紡織業的真正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