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特別報道:拒看能否喚醒春晚的文化內涵?
19日下午,央視本山大叔是不少人支撐到零點不換臺的原因之一。今年已無趙本山,六成網友在網絡調查中稱“不會看央視春晚了,沒了趙本山少了很多期待。”
正是這個原因,本山大叔近幾年的小品讓人覺得不夠真誠和過癮。從《不差錢》開始,本山大叔的農民形象越來越模糊,盡管他的服裝依舊,他的風格依舊,但是當他刻意推出自己的徒弟時,他苦心經營的農民形象卻不再清晰,而且小品的內容也基本與農民的現實生活無關。從其今年準備的節目看,依然屬于設計精巧,生活不足的精致小品。
也正是這個原因,去年春晚上的旭日陽剛讓人印象如此深刻。盡管這對組合在登上春晚之前已經在網絡和星光大道上頻繁曝光,但是當他們在春晚這樣一個最高綜藝舞臺上演唱《春天里》的時候,人們還是發出了抑制不住的唏噓感嘆。他們的節目之所以成功,原因不在于他們唱得如何成功,而在于他們以農民工的身份發出了自己的訴求和聲音。這就是聯歡和表達的體現。如果換成原唱來演唱這首歌曲,也許演繹得會更加完滿,但是人們卻不一定會如此感動。
作為一個品牌,春晚的影響力依然存在;作為一種文化,春晚早已融入到人們過年的習俗中。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春晚也正在面臨其危機。當趙本山等一批符號化、標簽化的人物漸漸退出春晚舞臺時,當年輕人的娛樂方式越來越新潮時,春晚如何繼續保持著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如何繼續春晚的神話?這個命題顯然在拒看人群增加時,更需要思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