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阿里巴巴想要更多?
有一個童話叫《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其中的主人公阿里巴巴有句經典的口頭禪是“芝麻開門”。進入2012年,很多人笑言“芝麻開門”將會變成“私有化開門”,原因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要退出資本市場。私有化原因是公司的價值被低估,而私有化目的是有助于阿里巴巴的戰略轉型。
阿里巴巴集團的老大馬云曾經說過:“阿里巴巴(B2B)是大哥,是個泥腿子,弟弟妹妹們上學都靠他來供;淘寶是妹妹,可以拿著大哥給的錢買花裙子,已經初中畢業,將來要念復旦大學;老三是支付寶,才上小學,但它最有志氣,要在未來扛起養家的重擔,大哥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供他上美國的哈佛。”
2月21日晚間阿里巴巴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建議以協議安排的方式將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私有化。公告稱,建議將以計劃的方式實施。計劃將規定,如果計劃生效,計劃股份將予注銷,要約人將向每一計劃股東就每股計劃股份支付現金13.50港元的注銷價作為交換。這個價格也是當初阿里巴巴上市時的開盤價——事情轉了一圈,終又回到起點。
很多消費者熟知阿里巴巴,是因其旗下知名的淘寶網、天貓商城以及支付寶業務,而更多企業與阿里巴巴的接觸,則是因為其作為全國最大的B2B網站交易平臺,一直領跑消費品行業第一的位置。阿里巴巴的B2B業務,曾為國內眾多的中小服裝企業提供批發、交易、合作的電子交易平臺,也曾因在香港上市、融資17億美元而發展了現在更知名的淘寶網和支付寶,隨著B2C的迅猛發展,很多B2B業務一度陷入低谷,而阿里巴巴今天的行為,卻又一次讓B2B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阿里巴巴要退市
對于這個收購價格,馬云說:“我們上市的時候只融了17億美元,但私有化要花出去20多億美元,看起來是個賠本的生意,有人建議我們可以用低一點的價格把股票買回來。但這不是阿里巴巴的風格。”
既然不是阿里巴巴的風格,那又為何要將B2B私有化?阿里巴巴在其公告中提到,推動阿里巴巴集團私有化是其上市子公司(B2B)的核心因素,是為了在阿里巴巴實行戰略轉型升級期間,給小股東一個變現投資收益的機會,戰略轉型將可能會在中短期內導致收入增長變緩,影響盈利預期。
馬云在發給阿里巴巴員工的郵件中這樣解釋了這次私有化:“隨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進一步嚴峻,特別是中小企業在面臨原材料、匯率、勞動力成本等巨大壓力下,B2B的業務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加快轉型和升級。局部的小調整已經沒有辦法對B2B進行根本性的完善。正是出于以上的思考,出于對B2B股東負責,促使我們下決心把B2B私有化,對業務進行全面的調整、改革和升級,以期更好地服務我們的客戶。”
就此看來,無論是馬云還是阿里巴巴的任何員工,都將B2B私有化歸論為B2B要轉型,但卻有更多的人質疑,阿里巴巴此次行為,是為了應對回購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團40%的股權。阿里巴巴在一年前曾啟動了一項名為Long March(長征)的項目,目的就是回購雅虎股權。將項目起名“長征”,可見馬云是預見到了這個過程的復雜程度。而今出現這樣的局面,很多人都說,如果雅虎可以保持住這一股份,無疑將從阿里巴巴B2B公司私有化帶來的發展利好中獲益良多。
B2B是完結還是爆發?
很多人說,從某種程度上看,B2B的時代已經結束。而關于B2B的發展,阿里巴巴曾經做過多種嘗試,但都不太成功,效果并不理想。既然改造已經很困難,不如將其撤回囊中。進行重塑也好,或者在阿里巴巴內部進行資產重組,都更加方便有效。而今面對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動作,又有不少人站出來說,B2B電子商務也許全新爆發。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中小企業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3.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7%,營收規模為13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1%。縱觀2011年,中小企業B2B電子商務市場營收規模呈現出穩定的增長態勢。盡管受市場環境的影響,在市場規模增速都有所提高的同時增幅減緩。艾瑞分析師認為,隨著國際市場環境的改善,外貿增長有可能迅速回升,加之宏觀經濟持續回暖,未來中小企業B2B電子商務市場整體行情看好。預計未來3-5年內,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仍將維持穩定的增長態勢,平均增速超過35%,2015年達到26.5萬億元。
這份報告顯示出很多業內人士對B2B的前景還充滿樂觀態度,但不能否認,B2B業務確實已急需轉型。以阿里巴巴為例,約有60%的銷售額來自中國的中小型出口企業,而這些企業近兩年都受到人民幣升值、成本上漲、資金短缺等因素的影響而危機重重,導致阿里巴巴也面臨壓力。同時,根據相關報告分析,同行業加大了對電子商務的投入,使得各行各業新興的電子商務平臺不斷出現,這些平臺大都具有較強的行業特性,重視后臺管理以及與傳統行業的對接,與之相比現有的綜合B2B平臺因其業務創新不足而造成的用戶分流已成定局。
綜上所述,鑒于上市公司對盈利和增速的迫切要求,很難實現轉型升級的戰略,這可能是此次私有化的核心原因。而下一步阿里巴巴如何走,很多人預計是將內部資產進行重組,阿里巴巴尋求整體上市的可能性較大。盡管從阿里巴巴集團目前的旗下資產來看,分為阿里巴巴、淘寶網、天貓、一淘網、支付寶、阿里云、阿里云手機等七家公司,但很多業內人士分析,阿里巴巴的核心部分仍然是淘寶,收回B2B部分之后,如何將淘寶與旗下資產進行資產組合,實現集團的整體上市,是下一步馬云要考慮的事情。
六成受訪者認同與雅虎有關
人人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么在大眾的眼中,阿里巴巴將B2B業務私有化最終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調查中有36.56%的受訪者認同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回購雅虎所持阿里股份,奪回公司控制權”;有29.03%的受訪人認同“清除雅虎持股,為旗下子公司上市鋪路”,這樣看來表明有六成的受訪者都認為此次阿里巴巴退市與雅虎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還有19.35%的受訪者表示這是在“尋求阿里巴巴的整體上市”,但也有15.05%的受訪者表示弄不清狀況,可能還有其他原因。
在調查阿里巴巴私有化B2B會有哪些影響的問題時,50.54%的受訪者表示這會引起阿里巴巴股東的強烈不滿,但也有人認為目前整體態勢看起來比較樂觀,人們對于阿里巴巴的去留問題并不太過較真,有22.58%的受訪者表示目前看不清楚狀況,還有15.05%的受訪者表示可能會有其他原因,最后是11.83%的受訪者認為可能會促進阿里巴巴收購雅虎。
“以前是盛大的私有化,現在是阿里巴巴私有化,可能在這些管理者心中,退市也是大好時機,因為退出來之后,世界終于清靜了。在這件事情上,阿里巴巴雖然否認與雅虎股權有關,但是或多或少都會有點關系,” 著名財經評論家葉檀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說,“其次就是阿里巴巴一再提到的戰略和轉型,現在阿里巴巴的主流業務第一個是支付寶,第二個是淘寶,所以將B2B私有化也與這兩項業務的長遠發展有關系。”
而對于B2B的發展,葉檀也有自己的觀點:“B2B現在的主要對象是中小制造業出口商,因為國際大環境不景氣,這些企業現在要轉內需,而阿里巴巴旗下無論淘寶還是支付寶,也都要打造內需品牌,所以阿里巴巴現在退出香港股市,而是否將目光轉向國內A股,也是其未來的可選方案之一。”
而有這樣觀點的人也不在少數,他們都認為,擁有淘寶和支付寶的阿里巴巴如果未來整體在A股上市,對整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以往想融資,很多企業都大唱上市經,而現在阿里巴巴的退市,似乎為融資開辟了另一番景象。
就像著名財經評論員林耘所說:“上市是初級戰術,而退市則是高級戰術。剛拿到了六家銀行的30億美元貸款,這次‘關門打虎’也顯示出馬云不凡的戰略,因為他在錢最不值錢的時候用最不值錢的錢來回購了值錢的股份,這場資本大戰看起來很有意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