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鞋類減稅已達共識,或刺激消費增長
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稅收總收入接近90,0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達22.6%,遠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9.2%。中小企業稅負過重嚴重制約了民營服裝鞋類企業的發展。
兩會期間工商聯界小組對扶持鞋類服裝企業,拉動內需消費做了重點討論,對降低鞋類服裝類企業賦稅達成共識。2011年全年社會消費品總而為180,000億元,增長率比2010年降低了1.2%,而同年中國人在海外消費卻增長28.57%。導致“肥水外流”的主要原因除了百姓對國外產品更有信心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內稅負過重使得產品價格過高,消費者把眼光投向國外。
珠三角是鞋類企業的聚集地,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在珠三角調研后指出當地企業賦稅多達六十余項,包括城建稅、教育稅等,大部分的利潤被政府拿走。同時隨著農民工用工成本提高,鞋類企業利潤進一步降低,企業減負刻不容緩。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地稅局局長王南健說“如果不改革的話,企業肯定會比較痛苦,老百姓也會覺得我們的物價這么貴,最終都會歸咎于稅收。”
值得慶幸的是,兩會期間發出多項利好消息,鞋類服裝類股市節節攀升,盡管關于如何促進鞋類企業發展的具體細節尚未出臺,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兩會代表希望通過刺激社會消費品消費來拉動內需,保證經濟平穩快速的增長。
即將于四月份召開的中國(廣州)國際鞋業展覽會成了兩會關于鞋類刺激信息是否有效的試金石。據了解,該展會自2006年起已經成功舉辦十屆,是目前亞洲范圍內最大的成品鞋類展會交易平臺。在過去的十年中,包括學術界、制造商、銷售商、零售商等眾多與鞋類相關的工作人員均參與了其中,是每年各方交流的盛會。
此次展會,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受兩會影響將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當地政府也樂于看到這樣的交流會舉辦。第11屆中國(廣州)國際鞋業展覽會的組織者告訴記者,此次展覽的范圍包括時裝鞋、運動鞋、休閑鞋、童鞋、室內鞋、拖鞋、涼鞋、功能鞋等眾多鞋類品種,屆時也會邀請400余家高端百貨公司進行參觀,將會有10余家國際知名雜志進行報道,廣告投放也已經全面展開。根據往年經驗,在展會后鞋類企業的訂單量會迎來一輪小高潮。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以前的貼牌生產的企業已經被金融風暴吹的七零八落,而擁有自主品牌的中國鞋企頂住了嚴寒,擁有了和國外品牌群雄逐鹿的資本。據了解,此次鞋展也是中外品牌的一次大比武,像奇安弗蘭科.步德理(GB GIANFRANCO BUTTERI)、莫雷利(MORELLI)、盧卡.哥理尼(Luca Guerrini)、埃內斯托.托拉尼(ERNESTO DOLANI)、喬治.法比亞尼(GIORGIO FABIANI)等品牌將和奧康、紅火鳥、3?2?3、必登高等國內著名品牌同臺展出,一較高下。此次展會也是企業推廣自己品牌的良好機會,讓國內外采購商了解我國自主研發,自主制造的能力。
展會負責人表示此次展會將于4月1-3日在廣州的錦漢展覽中心舉辦,展會面積將達20000平米,展位數1200余個,整個展會將分為:國際品牌鞋展區、男女時尚鞋展區、進出口展區、運動休閑展區、童鞋區、特殊功能鞋區、鞋類配套展區等7個展區,同時展會將同期舉辦“中國鞋業峰會”、“中國時尚品牌鞋周”等活動,共同商討鞋企發展方向,鞋業發展趨勢,通過不同的鞋業從業者之間的思維碰撞,信息溝通,資源共享促進中國鞋業界形成良好的貿易氛圍,合理發展,良心競爭,共同成長。
中國國際鞋業展覽會作為一個信息發布的平臺,不僅僅是一次制造商、采購商、設計師、評論家的盛會,也是國內鞋業的一個風向標,此次展會若能取得圓滿成功,或許能為2012年的社會消費品行業發展做一個很好的指示:以消費帶動采購,以采購帶動生產。通過發展鞋業證明實體經濟才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有力保障,中國有13億人口,促進鞋業消費增長或許是兩會代表們又一個正確的決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