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都衣舍如何品牌崛起,請看郎咸平支招
在7月10日閉幕的《第十二屆中國(深圳)國際品牌服裝服飾交易會》上,一個關于服裝行業發展的論壇,引來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時尚產業研究專家李凱洛等學者專家的唇槍舌劍。同時,作為電商迅速崛起的代表,韓都衣舍也得到了郎咸平的極大關注:他對韓都衣舍的成功和軟肋也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分析,提出了許多犀利的論斷。
凡是大品牌,都有其獨特的品牌精神和個性,郎咸平認為“這是說不清楚的”,即使收購回來也難以讓成功延續。例如,Prada代表一個絕對強悍的女人,安娜蘇則代表一個溫柔如水的公主,這就是品牌定位的精髓。“中國服裝企業不能僅靠降低售價、打響知名度做抵擋品牌。失敗的例子很多,凡客就是一例。”郎咸平認為成功的例子有三個,韓都衣舍、七格格、歐莎,其近三年的銷售增長率均超過500%,它們之所以成功,就是結合了低端的低價和高端的個性。
郎咸平介紹韓都衣舍說,它的個性表現在抄襲韓國風尚,低價表現在細胞式的生產流程,100多個設計師,每一個都要負責設計、下單和銷售,業績和存貨掛鉤,一旦產品不好賣馬上轉到其他產品,解決了庫存問題,同時能夠最快地滿足市場需求。雖然不能和Prada和安娜蘇相提并論,沒有精神層面的東西,但是有個性,它的銷售增長率3年來達到613%,去年的銷售是3億元,今年預計可以達到10億元。
“但他們還是境界不夠,因為他們缺乏一種尊貴的感覺。”郎咸平說,這種尊崇的感覺誰做得到,ZARA做得到,這也是為什么ZARA前期的戰略是,在全世界最好的地段開廉價的服裝店,就是給人最尊崇的感覺。低價、個性加尊貴,使得ZARA公司自2008年以來每一年的銷售增長率超過60%。
韓都衣舍憑借鮮明的特色定位,高速成長的軌跡清晰可見:2006年誕生,入住淘寶;2007年成為韓國代購第一品牌;2008年轉型自有品牌,確立“韓風快時尚”的品牌定位;2009年,韓國分公司正式運營;2010年,入選“淘品牌”,榮獲“十佳網貨品牌”、“最佳全球化實踐網商”;2011年入住京東、凡客誠品、當當、麥考林等各大電子商務平臺,確立了“互聯網韓風快時尚”第一品牌的行業地位,并獲得了國際知名風投IDG以及韓國KIP投資。韓都衣舍的飛速成長是由很多因素造就的,其中最突出的是:品牌定位的差異化優勢、海量款式的吸引力、高性價比的消費黏性。但同時應該看到韓都衣舍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尤其是在整個制造業面臨M型消費的局面時,韓都衣舍也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發展問題。
郎咸平最后表示,中國服裝行業的未來,是前所未有的M消費,只有一種企業能夠成功,就是掌握了高端和低端服裝精華的企業,即低價加個性加尊貴。
因此韓都衣舍今后進行更多的應該不只是產品的銷售還應該是品牌價值的輸出和品牌核心價值的溝通,套用郎咸平的話說,應該提升整個品牌尊貴的感覺,想成功就必須掌握高端和底端服裝的精華,即低價加個性加尊貴。
那么中國服裝產業未來又將何去何從?郎咸平稱:“只要是你想到的,就一定是錯的。”因為答案既不是高端,也不是簡單的低端。首先,中國服裝企業沒有可能進入高端品牌行列,“你們嘗試都不要嘗試”。郎咸平展示了一張品牌定位三角形圖,橫軸是女性化特質,越往右越女性化,縱軸是顧客年齡。如果把一百多年來所有的著名品牌都畫在圖上,只有在三角形內的才能成為世界品牌,但是三角形以內所有的位置都被占滿了,沒有你的空間了。
同時駐英大使劉曉明和時尚產業經濟研究專家李凱洛也在論壇上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論斷。駐英大使劉曉明曾在英國大使館舉辦過中國的時裝秀,對服裝行業的發展有著自己的觀點。劉曉明認為,中國時裝企業應當順應國際時裝產業的發展規律,掌握三個重要環節,第一,品牌,即歷史的積淀和文化內涵;第二,設計,要建設自己的設計團隊,同時應該走倫敦、米蘭、巴黎著名時裝周;第三,營銷,學習ZARA的成功模式。
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我們拭目以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