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韓都衣舍都在用的讓客戶從被動到主動的方法
今天我們想討論的一種商業模式,其實在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在實踐。
這個的背景是在于說,過去我們經過很多年的生產制造,越來越多的標準化的產品,其實很難滿足我們用戶對于個性化的需求。
所以在這個基礎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他們希望的是,我如何能夠獲得更加針對我個體的,更加個性化的產品或者服務,所以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C2B的商業模式的核心特點。
C2B的商業模式,就是我們更多的從用戶的角度思考,去思考我們產品的設計,制造以及一系列的交付過程。
所以從C2B的這種商業模式,我想它并不是互聯網的產物。在很早以前我們就看到有一系列這樣優秀的公司在以C2B的模式進行經營。
一個比較明顯的代表,我們想說的就是這種快時尚的代表,而其中那就是以ZARA為代表的這樣的服裝企業。
ZARA是我們所謂的快時尚的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我們知道服裝企業對于用戶來說,他需要的是不斷更新換代的,根據潮流而轉換的最新的服裝產品。
但是往往我們很多的服裝產品,它一年可能換四季,或者有些服裝產品它可能一年就換兩季。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廣告,叫一年逛兩次某某,而在ZARA來說,其實它更關注的是,這樣的時裝或者服裝的更換頻率其實是太少了。
ZARA其實它一年的服裝更換頻率大概可以超過18季到20季。
所以ZARA的運作方式就是,我們有很多的買手,他們在全球第一線的時裝發布現場,他們在第一線了解到,下一季用戶最關注的時裝是什么?
然后他們快速的把這些需求發回到總部,總部以最快的時間進行設計、生產,并發往全國。
所以他們能夠確保在兩周的時間,就能夠把你在時裝周所看到的服裝陳列到他們ZARA的每一個門店里面。
所以這無疑對于用戶來說,他們最快地感受到了時尚的潮流。而且對于ZARA來說,它生產的所有服裝都是限量的,你可能今天去看到這個服裝,你沒有買,也許你下次就再也買不到了。
所以這就是C2B模式的核心,我們從用戶的角度去思考我們的生產。
因為我們過去很多的企業是從我們的角度去思考用戶要什么,我們做了很多大規模的生產制造。這也是導致我們今天要做很多供給側改革的原因。
C2B商業模式特點
所以作為C2B的模式,它的特點是,我從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反思,來進行我的供應鏈和生產鏈條的管理,這就是C2B模式的核心。
所以C2B一定是對用戶有價值的,因為用戶覺得我得到了更加滿足我個性化的產品或者服務,但是C2B的模式其實對于企業有著非常大的要求和調整。
因為首先要求你能否最快速地把握用戶的需求,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你是否能夠快速地提升你的供應鏈的水平,能夠把用戶的這種需求放進你的生產體系并交付給用戶,這些對于一個企業的生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三,你在強調這些個性化的過程當中,是否又能夠解決你的利潤問題,能夠確保你有足夠的利潤。所以個性化的C2B的這種方式其實對于企業有著很高的要求。
比如我們看上汽集團的大通,他們有一條房車的生產線。在這個生產線當中,其實用戶的需求都是非常個性化的,他們甚至要求百分之百的定制。
因此上汽大通投入了上億元人民幣去生產它這條C2B的生產的模式,它把汽車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模塊化,組合后給到用戶每一個與眾不同的汽車產品。
所以這是在C2B過程當中,我們對企業自身其實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還有這些案例,其實我們在今天的互聯網行業也看到的非常多。
ZARA是我們傳統的線下零售,今天我們在互聯網電商領域有許多服裝的品牌,也是以C2B的方式在進行操作的。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女裝品牌,它排在淘寶的女裝品牌的前三,它叫做韓都衣舍。
韓都衣舍對它的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把它的組織架構打成一個一個的小團隊,每一個小團隊就有三個人,三種不同的角色。
一個角色是采購,一個角色是設計,一個角色是銷售。
它通過每一個三人小組去快速地捕捉用戶的信息,捕捉當下流行時尚的特點,再把這個信息傳導給它的生產部門。
所以他能夠通過不同的小組去了解市場最前沿的,對于時裝或者對于服裝的需求,并且進行返回到總部進行生產制造,能夠test到用戶最終的需求是什么。這也是一種在互聯網時代的C2B使用。
互聯網時代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便利是在于,在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這個方面其實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便利性,讓我們的C2B這種模式可以跑得更加的順暢和高效。
這就是我們今天想跟你講的這個叫做C2B的商業模式。
這個商業模式如果你也想去嘗試,請你思考一下,在你的行業或者在你的企業當中有沒有這樣一些特點?
01個性化
第一,用戶對于個性化的需求會非常的高,每個用戶都強調,我要個性化的東西,每個人需要的東西都是與眾不同的,這是第一點。
02供應鏈系統
第二點,你是否有一個非常完備的快速響應的供應鏈系統,這個是確保你可以實現C2B的過程的。
03盈利
第三,你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否確保你有足夠的盈利,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我們要和你分享的商業模式,叫做C2B。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作者最新文章
倪云華:跟華為學股權機制 做好合伙人退出機制才能避免企業夭折
倪云華:如何打造企業與顧客之間的“第三空間”?
倪云華:Zara、韓都衣舍都在用的:讓客戶從被動到主動的方法
相關文章
「運營干貨」4步設置直通車計劃,提升投產不是夢!
干貨:成功商業模式及案例(三)
傳統家電不作為 視頻平臺億元級市場將如何瓜分?
貝殼找房閆覓:平臺職責是縮小人的方差 提供可預期的品質
自動駕駛的中國商業模式:從5G試點到城市更新
來源:倪云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