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堅守時裝文化
堅守,是時裝業中高貴的態度,不因環境不因立場而改變,有時候,甚至不計較功利。
冬天來了,如何面對?還是想老調重彈,說說時尚業與自我關系的命題。
當下,關于時尚的話題,人們更多的是沉浸在別人的喧鬧與自己的壓抑中。曾經巴黎、倫敦、紐約、米蘭四大時裝周以及各種附加展開的展會,都是別人的喧鬧,也許精彩,也許驚艷,但都太過于遙不可及,哪怕你是浸淫良久的業界專業人士,因為那些是用來仰望和膜拜的。但是今年在巴黎時裝周的Sharon Wauchob發布秀上,在索邦大學的門口,我們一行數人,在門口等待的東方面孔,因為沒有足夠的門票,僅憑用蹩腳的英語大喊“我們是來自中國的買手”,竟也讓我們進入秀場。于是明白,原來頂級時尚發布活動,也只不過是商業和影響力的交換。東方人奔著“巴黎時裝周”的牌子而去,而西方人看到含金而來的東方人,也有了“貴客來,大門開”的豪邁。
音樂起,模特出,拍照,攝影。入場后觀摩Front row(前排)和People(名人)的表現,發現時裝文化在東西方有著截然不同的內容。入流的國際時裝周上,秀場前排多數是穿戴隆重但不落窠臼的名人、潮人、當紅博主、編輯與記者,而我們的前排則多半是穿戴傳統的領導、老板,座位邊上還有一大包禮品袋。這種前排不同表現的背后是人們對于時裝文化的不同理解。秀場發布,千萬別讓時裝氛圍因為不同身份和權力者的介入而暗淡和枯燥了。衣服,才是真正的主角。我想說的是,衣服和時裝文化,是我們真正需要以吸奶的力氣從西方汲取的。
其實,我還想說,千萬莫讓外界和環境的變化,令人們失去對衣服和時裝態度的堅持。堅守,是時裝業中高貴的態度,不因環境不因立場而改變,有時候,甚至不計較功利。曾與國內著名時裝設計師武學凱對話,他說,從事時裝業,最需要的是要有理想,以及做好服裝。的確,在遭遇冷空氣的當下,人們帶著悲傷、壓力,飛快地奔跑著,也不應該忘記時裝文化的“自由與陽光”這一本質。這樣,才不會得意時飛揚跋扈,稍一失意便滿面陰霾。時裝文化的“自由與陽光”本性也非留學圣馬丁和巴黎時裝公學能輕易獲得的。君不見,那些曾經高舉流行時裝文化旗幟的國內品牌們或因上市不順,或因庫存滯重,便上演老板罵娘、高管出離、渠道商反水、顧客唾棄的集體悲壯事件。如果堅守理想,如果專注做好服裝,如果心中裝著“時裝讓人們更美好”,這些陳舊的鬧劇也許不會上演。
這是個還需要不斷發育和自我成長的中國時尚業。幸好,總有希望。此次巴黎時裝周期間,一個同行的朋友,她做女裝電商品牌,憑一身“可愛的絨帽+靛藍色西裝外套+黑色寬松半裙+小碎花Legging+厚底鞋”,在著名的巴黎Colette精品店門口,被當地潮流街拍網站所青睞。也許,在西方人的視野中,中國人的特質加上點潮流元素,足以媲美寰宇了。美好的東西,不經意在成長。
其實,我們都是好孩子,在快速飛奔的時尚業中蹣跚起步的孩子。不管是喜是悲,是樂是苦,只要堅守,專注,我們會很精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