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人士解讀皮草行業價格“瘋漲”態勢
2012年3月,山東萊陽某貉子養殖戶所出售的貉子皮毛均價在每張300元左右。轉眼來到當年10月,臨近每年皮草銷售的旺季,在加工企業對原料的需求猛增的情況下,一般的貉子皮毛均價就能達到每張600元。相較往年,同樣受季節因素而造成需求量的增長情況下,漲幅也從未達到相隔半年價格翻番的程度。
面對眼下皮草行業的“瘋漲”態勢,是否會吸引更多的養殖戶以及服裝加工企業投身皮草行業?皮草行業又是否會因高速發展而使其快速走向增速下滑的拐點?對此,行業內相關知情人士和從業人員有著自己的看法與期待。
焦點數據
零售額8年漲10倍:2010年至今,我國皮草產業各個環節都正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僅2010年,中國毛皮產業總產值426.8 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額為128 億元人民幣,國內零售額為300 億元人民幣,而國內零售額在2002年僅為30億元。
年養殖數量產量巨大:2011年8月末,全國養殖水貂3455.79萬只、狐貍1309.4萬只、貉子1990.81萬只、獺兔500萬只。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生產水貂皮1600萬張、狐貍皮600萬張,貉子皮1200萬張。
出口量占比近8成:2006 年,約80%的水貂皮大衣出口到俄羅斯、芬蘭、加拿大等地。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毛皮服裝出口市場,約占出口總量的50%。近年來,中國裘皮原料的進出口量非常大,。進口總額從2001年的1.72億美元穩定增加到2010年的6.18億美元,增幅超過259%。
行情解碼
高昂售價的來源:按照目前貂皮原料每張1000元~1200元售價來計算,一件成品貂皮大衣平均需要至少23張皮,因此每件貂皮大衣的僅原料成本就在2萬元以上。再加上設計、工藝、銷售環節的成本,一件賣到3、4萬元的貂皮大衣只能是算平價商品,皮草制品的高昂售價便由此而來。
原料供不應求:毛皮動物養殖業同時兼具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皮張價格波動頻繁且振幅較大,一方面是由于皮張價格的高低取決于國際市場行情;另一方面,養殖量與市場消費需求增速難以把握和匹配,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時常被打破,皮張價格時高時低,從而使得該行業波動性較大。近年來,皮草的市場需求量以每年60%左右的幅度增長,而實際毛皮原料產出的增幅僅為40%,存在較為明顯的供需不平衡,也是造成皮草價格一路走高的原因。
養殖是高利潤環節:綜觀國內整個毛皮產業鏈,毛皮加工環節的產值最高,占總產值的51.30%,市場環節產值占22.73%,養殖環節產值占19.43%,其他相關行業產值占6.54%。但是,利潤的最高環節并沒有出現在加工環節上,而是存在于上游養殖環節。這就出現了產業越向下,利潤越低的情況
多方觀點
有市場就有發展
朱麗葉·貝利(Juliette Bailey)國際毛皮協會執行總監
2010~2012年間,中國毛皮行業發展所呈現出的高速發展態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國二三線城市對于皮草服飾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的市場導向作用使然。我們作為毛皮行業協會,對于這一現象是給與充分的肯定的。中國毛皮行業的發展,長期呈現出一種波浪形起落的規律,無論是處在發展的峰值還是谷值,都是時尚和市場需求的表現。并且,積極鼓勵新銳設計師為行業輸送最新的設計理念和時尚創意,實際上是在為皮草市場和產品“保鮮”。
就毛皮交易形式而言,中國的市場模式有別于國外的拍賣形式。如果中國想形成拍賣行模式,是需要在獲得行業廣泛的認可,以及專家的協助之下才能建立,并不可以強加這種模式給市場。另一方面,拍賣行自身經營也是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業利潤影響的。因此,擁有雄厚的資本,也是拍賣行模式建立的重要前提和保障。{page_break}
時尚認知較滯后
刁梅 著名皮草設計師
中國人對皮草的消費觀念和國際相比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國際上每年的皮草流行趨勢是十分明朗的。例如,由于近期水貂的價格大幅上漲制約了它的被接受程度,便催生了狐貍和貉子這類長毛皮料的銷量猛增。在國內市場,受傳統觀念制約消費者對狐貍存在一定排斥心理,認為它太夸張了。相反國人更喜歡風格比較內斂的水貂,就款式而言也是喜歡比較傳統的造型。事實上,當新銳的設計理念出現兩三年后,才會被市場廣泛認可,成為備受青睞的銷售爆款。
雖然目前的消費和生產依然是保持較為傳統的模式,但隨著消費者購買力的增強和皮草時尚觀念更廣泛的推廣,相信未來的皮草行業勢必向著以設計為主要導向發展。
消費氛圍須培養
張凱彪 北京金誠凱德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國眾多皮草服飾品牌、加工企業主要是面向歐洲和其他國際市場的。所以,盡管我們的加工生產是在國內完成,也一度只能是“墻里開花墻外香”。這也就決定了我們之間競爭的“主戰場”在國外而“大本營”在國內。當我們希望將市場轉向國內,在外部消費環境不佳的時候爭取占有更多的國內市場份額時,需要做的重要工作是理念的推廣。皮草制品無論其發展形式如何多變,它始終是需要以手工勞動為主要加工方式的產品。因此,受皮草制品售價上的奢侈屬性以及國人對它的認知程度有限等原因影響,使得品牌必須耐心地去培養受眾。
價格波動反映市場需求
崔炤琨 哥本哈根皮草中國區首席代表
目前中國的皮草市場確實走到了歷史新高的價位上,其實這種皮草市場的繁榮最直接的反映了市場供需,是市場需求的直接體現。另外,時尚界呈現化整為零的流行趨勢變化,消費者對皮草產品和飾品服飾的接受程度大大增加。至于國內主流的皮草交易方式不會導致價格的非理性變化,拍賣最直接受益的是養殖戶和廠家,對價格的制約沒有直接關系。另外,因為皮草行業的技術壁壘低,依然屬于傳統加工型企業。因此,皮草企業家們只有做好品牌、設計、質量,做精皮草行業,才能更加強壯,抵御價格大幅波動和市場風險。
皮草時尚有前景
馬思彤 青年設計師
能夠獲得NAFA杯第九屆中國國際青年裘皮服裝設計大賽金獎,對自己來說是種很大的鼓勵。從高校畢業后一直有自己創辦設計師工作室的打算,也借此機會對個人能力進行了檢驗。就皮草設計而言,對原材料的特性的把握和探索引領著我。因皮草原料在加工和設計時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會給設計過程帶來很多的不可預知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整個的挑戰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在四大國際時裝周上,皮草元素與其他面料結合所表達的新流行趨勢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時尚價值。并且,近年來國內皮草服飾的熱銷以及皮草元素的廣泛推廣,也使我看到了其中很大的商業價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