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紗線及織物企業艱難逾冬
2012年四季度并沒有完全延續三季度的上揚走勢,即便是多數業者寄予希望的年底備貨行情也顯得相對溫和。多數產品價格呈下滑趨勢,整個紡織行業景氣度依舊偏低。原料、用工、融資成本高企,紡織服裝出口訂單數量有限,而外圍經濟回暖速度緩慢,紡織行業產能過剩弊端突出。
部分企業迫于資金及庫存壓力,低價拋貨、自相拼價的現象增多,而一旦資金鏈斷裂,企業關門倒閉的結局將在所難免。春節假期漸近,廠家開機逐步縮減,據悉企業放假計劃普遍較往年提前。
四季度在棉花收儲政策主導下,棉花價格相對穩定,并且導致棉紗及滌棉紗市場調整甚微;粘膠短纖觸及年內低點,而人棉紗跌勢相對收斂,利潤水平反升;末月聚酯原料帶動下,滌綸短纖“翹尾”行情再度顯現,紗線及織物被動跟進,虧損局部不改。整體看來成本維持相對高位,而終端需求仍顯弱勢,企業運營壓力凸顯,2012年的這個冬天對紡織行業來說確實有點“冷”。
四季度紡織紗線及織物價格特點是:多數下跌,零星小漲。
2012年四季度首尾價格相比,328級皮棉走高526元/噸,漲幅2.81%;滌綸短纖走高200元/噸,漲幅1.81%;全棉紗走低100元/噸,跌幅0.37%;滌棉紗走低50元/噸,跌幅0.25%;純滌紗走高200元/噸,漲幅1.35%;粘膠短纖走低900元/噸,跌幅6.16%;人棉紗走低600元/噸,跌幅3.26%。全棉布及滌棉布價格基本與季度初期持平,人棉布走低0.08元/米,跌幅1.55%。
四季度紡織紗線利潤特點是:棉紡紗線利潤縮水,替代產品表現尚可。
從四類紗線的利潤看來,四季度全棉紗虧損額度漸增,滌棉紗由贏利再度瀕臨虧損,而人棉紗則是扭虧為盈。其中,全棉紗利潤環比縮減220元/噸,同比縮減420元/噸;滌棉紗利潤環比縮減200元/噸,同比縮減410元/噸;人棉紗環比增加330元/噸,同比增加830元/噸。
四季度紡織紗線及織物出口特點是:同比小幅上升,環比先減后增。
四季度紡織紗線及織物市場價格整體下滑,但產品出口呈現緩慢回暖態勢。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1~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2549.21億美元,同比增長2.84%,增速較當年1~11月份的2.08%回升了0.08個百分點,但較2011年全年20.04%的增速則大幅回落了17.20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出口957.76億美元,同比增長1.18%;服裝及其附件出口1591.45億美元,同比增長3.87%。而2011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年增速分別達到22.88%和18.35%。
從環比數據來看,12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241億美元,較11月份環比大幅增長14.91%。其中,紡織品出口85.72億美元,環比增長5.68%;服裝及其附件出口155.29億美元,環比大幅增長20.73%。
四季度隨著經濟緩慢復蘇,紡織服裝出口由負轉正,12月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在經歷了11月的回落后出現明顯反彈態勢。然而能否持續將成為市場最終轉暖的決定性因素。
{page_break}
峰谷差值
同比繼續呈現縮小態勢
粘膠相關產品差值稍大
2012年四季度主要紡織產品峰谷價差值與2011年四季度相比,峰谷值價差呈現縮小態勢。然市場價格下滑的趨勢不改,企業運營壓力不減,加之成交氣氛比較清淡,紡織行業整體依舊低迷。峰價與谷價的差值越大,說明產品行情的波動越大、穩定性越差,對于生產者和經銷商的經營風險也就越大。
注:棉花為328級均價;滌短為1.4D×38mm均價;粘短為1.5D×38mm均價;純棉紗為C32S普梳棉紗均價;滌棉紗為T65/C35 32S均價;人棉紗為R30S均價;棉布為C32S×C32S 68×68 63〞坯布均價;滌棉布為T65/C35 45S×45S 110×76 63〞坯布均價;人棉布為R30S×R30S 68×68 63〞坯布均價(下同)。
2011~2012年主要紡織產品價格峰谷差值比較
價格比較
價差波動趨于平緩
棉紗市場僵持觀望
【人棉紗回顧】
【跌勢】:
2012年10月8日~11月9日
2012年12月11日~12月31日
2012年國慶假期歸來,原料粘膠短纖市場低價傳聞不斷增多,福建長樂及江蘇沛縣地區大單粘膠的成交價格降至14000~14100元/噸,加之人棉布滯銷情況依舊明顯,價格小幅陰跌,成本及需求皆顯疲弱,人棉紗市場價格下行。廠家走貨壓力之下適當調整開工負荷,市場整體交投平淡。盡管隨著粘膠短纖的止跌企穩,人棉紗價格窄幅波動,但紗市的僵持狀態還是維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臨近2012年底收官,粘膠短纖在庫存壓下價格不斷走低,市場價格一度降至13500元/噸的低位。在此影響下,人棉紗價格振蕩下挫。然而此時紗價的下滑速度不及原料跌勢明顯,故而人棉紗企業利潤空間稍微有所放大。
【漲勢】:2012年11月10日~12月10日
2012年11月上旬,粘膠短纖打破僵局逆勢上行,盡管粘膠的單邊上漲行為并未帶動人棉紗價格迅速走高,但紗市穩中堅挺的局面打開。人棉紗表現相對謹慎,下游對紗價上漲存在抵觸心態,紗企緩慢上調出廠報價,極力保持出貨穩定。這一段時間內,國外圣誕前期囤貨情況出現,人棉紗出口市場表現穩健,這就共同促成紗價適當上揚。
【滌棉紗回顧】
【振蕩】:2012年10月8日~12月13日
收儲政策支撐下的棉市維持穩中偏強走勢,滌棉紗市場以小幅振蕩為主,實際成交價格凌亂。2012年年底第112屆廣交會的客商量及成交額均不理想,其中采購商與會總人數比上屆減少10.26%,成交比上屆下降9.3%,對歐盟、美國、日本成交分別下降10.5%、9.4%、36.6%。終端需求疲弱不改,滌棉紗市場難現實質好轉。廠家調整生產節奏,控制庫存為主,市場整體商談氣氛溫吞,實盤偏淡。
【調整】:2012年12月14日~12月31日
本階段滌棉紗市場主流價格變化不大,一方面是棉花和滌綸短纖保持穩中偏強走勢,滌棉紗成本壓力增大。另一方面下游需求有減無增,滌棉紗價格跟隨原料緩慢調整。部分高端產品隨滌綸短纖上漲報價小幅走高,但仍有部分廠家在庫存壓力下靈活出貨回籠資金。下游需求不見起色,不斷給滌棉紗市場施壓。商家在順價走貨利潤難以鎖定的情況下,市場整體開工逐漸下滑。
【全棉紗回顧】
【振蕩】:2012年10月8日~12月10日
在國家收儲政策調控大背景下,棉花市場大幅上漲動能不足,但下滑空間有限,棉紗企業發展的關鍵仍是下游市場。然而受需求牽制,棉紗價格波動區間有限,實際成交寥寥。紡織服裝終端消費需求疲軟,進入10月份下游布廠采購極其謹慎,棉紗成交節奏明顯放慢。壓力之下,企業多讓利走貨、回籠周轉資金,業者對市場前景憂慮不減,商家積極主動調整戰略。
{page_break}
【跌勢】:2012年12月11日~12月31日
12月中旬開始,棉紗市場呈現陰跌態勢,棉紗走貨量減小,市場主流報價整體下滑100~200元/噸左右,個別企業有下滑300~500元/噸左右。棉紗下游布廠停產較多,對棉紗采購量減少,棉紗走貨僵持,訂單流失。企業為緩解壓力,多讓利銷售,但市場上棉花可流通資源減少,原料價格上漲,棉紗價格卻呈現下跌態勢,紗廠虧損面加大,因此棉紗市場整體僵持觀望。
峰值比較
環比唯有棉布稍微上行
同比全線下滑跌幅明顯
2012年四季度與2012年三季度環比,主要紡織產品價格峰值除了棉布稍有上行,棉紗及滌棉紗持穩,其余產品均呈下降走勢。尤其是與2011年四季度同比全線下滑,且跌幅較為明顯。經歷了三季度的緩慢回升,2012年四季度主要紡織產品價格呈現回跌走勢,盡管2013年初各類產品稍有回暖,但整體相對弱勢的格局不改。
2012年四季度環比三季度,棉布價格峰值提升0.46%,棉紗及滌棉紗持穩,棉花、滌綸短纖、粘膠短纖、人棉紗、純滌紗、滌棉布、人棉布價格峰值分別下降1.47%、1.1%、6.41%、5.64%、0.66%、2.67%和2.65%。
2012年四季度與2011年四季度同比,主要紡織產品價格峰值均有繼續下行。原料方面:棉花、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價格峰值,分別比2011年四季度下降3.73%、13.84%和25.88%;紗線方面:純棉紗、滌棉紗、人棉紗和純滌紗價格峰值,分別比2011年四季度下降5.67%、12.1%、23.33%和13.79%;織物方面:純棉布、滌棉布和人棉布價格峰值,分別比2011年四季度下降5.42%、11.65%和13.17%。
利潤比較
棉紡紗線利潤縮水
替代產品迎來商機
【全棉】價差區間1000元/噸
高點贏利240元/噸
2012年四季度棉紗生產企業的利潤持續下滑,較三季度下降220元/噸左右。9月11日棉花收儲開始,在收儲價20400元/噸支撐下,棉花現貨價格穩中上揚。國內外棉花價差在4000~5000元/噸,棉紗成本相對高企。而終端紡織行業需求仍顯弱勢,加之進口低價棉紗繼續沖擊國內市場,純棉紗價格難以有效提漲。成本及需求的背道而馳,使得純棉紗的利潤不斷擠壓,虧損數額明顯擴大。
【滌棉】價差區間560元/噸
高點贏利480元/噸
2012年四季度滌棉紗企業利潤縮水,并再次滑落至成本線以下,四季度利潤水平比三季度縮減200元/噸。在棉花收儲影響下,價格波動有限,故而四季度滌棉紗價格變化甚微。年底滌綸短纖再次上演“翹尾”行情,12月滌綸短纖價格累計上漲700~800元/噸,而滌棉紗的價格幾乎是原地踏步。下游企業對于滌棉紗價格上漲抵觸心態強烈,加之在買方市場下訂單缺失且壓價現象普遍,滌棉利潤遭到嚴重擠壓。
【人棉】價差區間660元/噸
高點贏利520元/噸
2012年四季度,人棉紗廠家扭虧為盈,平均利潤較三季度提升330元/噸。其中12月人棉紗利潤明顯放大,主因是本月原料粘膠短纖價格探至年內低位,加之在部分純棉紗市場需求轉移的支撐下,人棉紗價格維持在相對合理位置。紗企多保持比較平穩的產銷狀態,利潤空間有所放大。相比其他紗線品種,人棉紗對棉紗的替代作用更為突出,故而聽聞有企業將部分紗線產能轉向人棉。
貿易比較
純棉紗進口多出口少
化纖紗出口成績穩健
【全棉】進口同比增速放緩
出口環比小幅下跌
2012年1~11月全棉紗進口數量約135.89萬噸,同比增加69.62%。10月全棉紗進口數量同比增加39.66%,環比減少8.11%。11月進口數量同比增加66.45%,環比增加15.29%。
2012年1~11月全棉紗出口數量約39.3萬噸,同比增加10.67%。10月全棉紗出口數量同比增加54.01%,環比減少3.95%。11月出口數量同比增加55.25%,環比減少0.07%。
【滌棉】進口同比小幅下滑
出口市場以價換量
2012年1~11月,滌棉單紗進口數量同比增加6.34%,進口均價同比減少1.71%。2012年10月,滌棉紗進口數量同比減少13.94%,環比增加16.9%;進口均價同比減少1.3%,環比增加6.99%。11月,進口數量同比增加10.03%,環比增加1.43%;進口均價同比減少17.1%,環比減少3.67%。
2012年1~11月,滌棉單紗出口數量同比增加27.51%,出口均價同比減少12.79%。10月,滌棉紗出口數量同比增加55.11%,環比減少18.07%;出口均價同比減少9.44%,環比增加4.99%。11月,進口數量同比增加85.62%,環比增加25.69%;出口均價同比減少16.02%,環比減少0.31%。
【人棉】進口量價緩跌
出口量增價減
2012年1~11月粘膠短纖制單紗進口數量同比減少5.15%,進口均價同比減少7.07%。10月純粘膠短纖制單紗進口數量同比增加29.96%,環比增加32.96%;進口均價同比縮少11.91%,環比增加2.04%。11月進口數量同比增加26.24%,環比減少13.08%;進口均價同比增加15.47%,環比增加3.40%。
2012年1~11月粘膠短纖制單紗出口數量同比增加53%,出口均價同比減少19.54%。10月,純粘膠短纖制單紗出口量同比增加143%,環比減少11.38%;出口均價同比減少20.1%,環比減少4.61%。11月,出口數量同比增加149%,環比增加26.26%;出口均價同比減少16.68%,環比減少0.97%。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