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北陸三縣形成了從面料到銷售完整的產業鏈條
日本北陸三縣(福井縣、石川縣、富山縣)是日本合成纖維產品的重要產地,特別是日本60%的高科技合成纖維企業都集中在北陸三縣并形成了從印染到銷售完整的產業鏈條。而在2012年,日本北陸3縣的面料生產量跌破了5億平方米,出現了近3年來都不曾出現的最低產量。保持數年的、因羽絨服需求量增大帶來的高密度面料的增產,也進入了下滑時期,制服領域等也因生產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生產下降。且從染色整理加工的產量看,除毛織面料的產量突破了去年產量呈現增長外,產量較大的織物均出現了減產。
2012面料庫存持續增加
根據對日本北陸三縣2012年的面料生產統計數據來看,全年織物的生產量為4.95億平方米,較上年下降了5.6%,呈現出近3年未見的減產現象。2008年,北陸三縣曾經出現過緩慢的減產趨勢,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北陸產地出現了大幅度的減產現象,生產量下降到4億平方米。因受到高密度織物市場需求增加的影響,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織物產量呈現快速增長。
從2012年的各月份數據來看,在秋冬面料采購旺季的1~2月,產量一度呈現增長的勢頭,但在3月份以后便開始出現連月的減產,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8月,之后減產數量下滑達到了兩位數。北陸產地具有優勢的高密度纖維織物在向韓國、中國市場的競爭中,也受到了因日元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據當地業界人士介紹,尤其是超薄面料廠家受到影響,僅能維持平時50%~60%的開工率。2012年,北陸三縣合計面料的庫存量,從1月末的2277萬平方米增至2500萬平方米,增長了30%~40%的增長。12月,織物庫存量突破了2800萬平方米。
高密度織物生產中,越是細旦纖維,面料生產的周期越長,因此從庫存不足向庫存過剩的調整也需要時間。
在北陸的福井縣和石川縣,含毛織在內的面料染色加工量均呈現了小幅增長。產量較大的面料在福井縣為3.9億平方米,下降0.7%。石川縣為1億平方米,下降6.2%。面料產量的不振在紡織服裝產業鏈上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