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寧缺勿濫” 澳棉漸受青睞
據了解,因3月中下旬ICE期貨盤面大幅波動,港口保稅棉和遠月船期棉報價也隨之忽上忽下,中國用棉企業和貿易商觀望氣氛較濃,“買漲不買落”的心態占據上風,部分拿到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配額和1%關稅內棉花進口配額的棉紡廠認為,ICE主力5月合約將跌破85美分甚至向80美分逼近,因此等待進口機會的出現。另外,由于預期國家有關部門將從4月份開始拋出2012/13年度新棉,而且競買量同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配額按3:1比例“捆綁”的吸引,外商普遍分析拋儲成交價將有所上漲,三級棉的成交價不會低于19500元/噸,三級新疆棉的成交價將在20000元/噸以上,將支撐外棉止跌反彈,ICE主力將在85-90美分的廂體內振蕩。
據調查,雖然3月27-28日ICE盤面止跌企穩,但外棉現貨報價卻仍有不同幅度的下滑,一方面是各保稅區內已“棉滿為患”,包括外商、進口貿易商在內出貨壓力都很大,低價銷售的現象較多;另一方面部分用棉企業雖然拿到1%關稅內進口配額、滑準關稅進口配額及加工貿易棉花進口配額,但認為美棉簽約已超過90%、印度棉中后期花品質下降比較大,而非洲棉配棉有些困難,因此本著“寧缺勿濫”的原則,等待高等級外棉抵港。
一些外商反映,27、28日印度國內S-6的軋花廠出廠價穩定在90.20-90.40美分/磅,而中國主港CIF的報價則在95.10-95.50美分/磅左右,比SM級美棉、澳棉分別低3-4美分/磅和6-7美分/磅,而且后期印度棉混等混批現象增多、短絨率明顯上升、虧重比例也呈現提高,因此中國棉紡織廠更傾向于采購2013年度5-7月船期的澳棉,不僅棉花品質比較好,而且船期有保障。青島、張家港等地的貿易商表示,對4月份以后國家拋儲高等級棉花和增加進口配額發放的預期比較強烈,大部分拿到配額的紡織企業并不用急于在4、5月份用完進口配額。USDA意向植棉報告顯示,2013年美國植棉面積同比下滑19%,同2月份預期一致,但低于NCC預計的26.8%。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