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硬性指標有三個 購買產品需注意
絲綢作為中國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早在唐朝就已經流傳于波斯等國家。絲綢以其優異的手感和精細的做工,獲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旗袍,大多都是以絲綢材質剪裁制作。
真假鑒別
絲綢分真絲綢與仿絲綢兩種,其區別方法有:
品號識別
國產綢緞實行中國絲綢總公司制定的統一品號。品號由5位阿拉伯數字組成,左邊第一位數字表示料子的品種:全真絲織物(包括桑蠶絲、絹絲)為“1”,化纖織 物為“2”,混紡織物為“3”,柞蠶絲織物為“4”,人造絲織物為“5”,交織物(包括醋酸絲織物)為“6”,被面織物為“7”。
光澤、手感識別
全真絲織物呈幽雅的珍珠光澤,手感柔和飄逸;化纖織物光澤明亮、刺眼,手感硬挺。某些仿真絲織物雖然手感柔和,但是綢面發暗、無珍珠光澤。
兩種簡單的方法
一塊衣料或一件服裝,要判定是否是真絲、棉、麻、毛或人造纖維時,一般是由經驗判定。如長期接觸各種織物售貨員、縫紉工等,因為長期接觸而富有經驗眼看手摸就可判定什么原料的織品。合成纖維很多。錦綸、滌綸、粘膠纖維的超細絲和異型絲,可制成仿真絲綢,足以假亂真,僅憑眼看手摸是很難判定其真偽的。因此,要用多種方法,綜合分析和研究,方能得出準確的結論。如:燃燒鑒別法、顯微鏡觀察鑒別法、溶解鑒別法、化學藥品著色鑒別法、熔點差異鑒別法和紅外光譜鑒別法等等。
那么,消費者沒有必要的檢測條件,怎樣來鑒別絲綢的真偽呢?以下來介紹兩種簡單的方法:
(一)手感目測法:
1.目測法,真絲綢有珍珠秀的光澤,光澤柔和。而化學纖維的織物光澤不柔和,明亮刺眼。
2.蠶絲纖維纖細而長,棉纖維短,羊毛有卷曲。化學纖維整齊度好。
3.手感法:蠶絲手感柔軟,貼近皮膚滑爽舒適。
(二)燃燒法:
1.蠶絲在燃燒時有燒羽毛味,難以續燃,會自熄。灰燼易碎、脆、蓬松、黑色。
2.人造絲(粘膠纖維)燃燒時有燒紙夾雜化學味。續燃極快。灰燼除無光者外均無灰,
間有少量灰黑色灰。
3.棉綸、滌綸燃燒時有極弱的甜味,不直接續燃或續燃慢,灰燼硬圓,成珠狀。
4.棉和麻都有燒紙的味,灰燼柔軟,黑灰色。
5.羊毛燃燒時和蠶絲差不多。目測即可看出二者不同。
絲綢與保健
自古以來,真絲就有"絲綢皇后"的美譽。到了現代,人們又賦予了它"健康纖維"、"保健纖維"的美稱。因此,真絲纖維的保健功能是任何纖維都無法相比的、無法替代的。真絲纖維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18種氨基酸,與人體皮膚所含的氨基酸相差無幾。故又有人類的"第二皮膚"的美稱。穿真絲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線的輻射、防御有害氣體侵入、抵抗有害細菌,而且還能增強體表皮膚細胞的活力,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對某些皮膚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另外,由于特殊的吸濕性和透氣性,還有調節體溫、調節水份的作用。
{page_break}
現在,家紡床品中也初現了絲綢類的床上用品,有科學家表示,長期使用絲綢材質的產品可以提升肌膚的蛋白質,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功效,為此有一批消費者開始購買絲綢類的床品。絲綢產品因為其原材料采集困難而價位非常高,所以消費者在購買絲綢類的床品上需要注重這三個硬性指標。
絲綢的原材料指標
購買絲綢床品,在床品上肯定有原材料的標識。消費者要學會查看產品的原材料的成分,比如含多少蠶絲材質,其內部是否有不利于人體的有害物質等等。當然,消費者也可以要求店家拿出相應的證書,證明這些產品均是絲綢材質。
絲綢的手感舒適度
絲綢本身手感就非常順滑,沒有扎手、刺手的感覺。如果消費者在購買絲綢產品的時候感覺到有這樣的不舒適感,那肯定不是純絲綢產品,或者是床品當中參雜了其他物質。這對消費者的身心健康是一種危害。
絲綢床品的光澤和外觀
若純絲綢產品,床品本身的材質非常光亮,而且外觀靚麗,看到它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而不是純絲綢的產品,光澤度要黯淡許多,外觀及時做的再精美,也不能百分百體現床品的特色。消費者一定要明確,絲綢床品的光亮程度是與生俱來的,有些小企業為了突出這樣的效果,故意添加一些光亮添加劑,這些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消費者若發現,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