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甸鎮紡織企業面臨“洗牌”
從前年起,由于國際市場需求增長疲軟,加之原料價格波動、勞動力等要素價格上漲、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未得到實質改善,紡織企業面臨發展瓶頸,去年全鎮紡織企業應稅銷售9億元,比上年凈減7億元。而今年全鎮紡織企業則面臨更大的困難,特別是規模以下中小加工型企業面臨的困難更加突出,個別企業至今連一米布也賣不出去,33家企業已經停產。“根據市場經驗,一家紡織企業如果連續停產4個月以上,那重啟的可性就不大??梢钥隙ǖ氖?,今年是雙甸鎮紡織企業的洗牌年,一部分個體紡織戶或將倒閉、轉產,而另一部分規模較大的企業將越做越大。”該鎮工業辦公室主任張浩說。
是什么樣的企業遭到“滅頂之災”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年初關停的33家企業中,絕大多數是只有十幾臺紡織機的個體作坊,規模最大的一家,也只有50多臺織機。這些小企業沒有固定的客戶,沒有固定的訂單,平時有單即接,沒單則停,有的則是其他大企業的代加工點,處處受制于他人,大企業訂單減少,他們便一下子失去了依賴,歇業也就成了必然。其次是管理松散型的企業。這些企業由于規模小,缺乏嚴格的管理,很多業主既是管理者,又是一線的工人,還是銷售員,同時還兼任企業的會計,決策隨意性較大。一旦市場緊縮,他們馬上就慌了手腳。同時,他們只圖賺錢,對于技術創新、設備改造等視而不見,不肯投入,面對市場對紡織品工藝要求的提高,一下子束手無策。再次就是誠信度差的企業。這部分企業由于工人少,人員素質差,產品質量不高,交貨不及時,客戶在需求量大的時候,還能容忍;一旦要求嚴格起來,便經不起市場的檢驗。
33家紡織企業關停,也并非是紡織業寒冬的到來。相反,該鎮一些企業在逆境中得到發展,企業逆勢飄紅。南通世紀天虹有限公司就是最好的例證。就在前幾年,縣內大多數紡織企業紅火一時的時候,作為上市公司的“世紀天虹”,看上去卻是一副溫吞水的跡象,沒有像其他企業那樣火爆。在其他企業忙于抓訂單,搶市場的時候,他們卻按部就班地實行內部技改,先后投入2800萬元,將人工絡筒機全部升級為全自動絡筒機,使產能提高了近3倍;投資1000萬元,更新并條機,使棉紗的拉力提升了兩倍。質量+速度,提升了企業的效能。今年初,就在一些企業紛紛減產的時候,“世紀天虹”的首季實現銷售4900萬元,同比增長60%。在公司負責人看來,企業發展就是一場游戲,誰遵守游戲規則,誰就能笑到最后。前些年,紡織市場的“虛胖”,讓個別投機型企業嘗到甜頭,他們不按規定納稅,惡意挖其他企業的人才,故意哄抬價格等,同時卻享受著國家發展經濟的利好政策。而當市場走上正軌,當利好政策時效過后,他們就嘗到了不誠信帶來的惡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