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國家信賴“泰國制造” 泰國制衣業迅猛發展
從泰國首都曼谷向東驅車26公里,記者來到位于北欖府的順和利紡織品有限公司。該企業位于市郊的工業區內,在它的大廠房里,近百臺紡紗機發出震耳的轟鳴聲。穿過幾排紡紗機,記者才看到一名女工正穿梭忙碌著。這些都是泰國制衣業迅猛發展,但又工人成本增加的真實寫照。
“一件衣服的成本只要10美元,終端價格可能卻高達100美元。現在,泰國工人最低日工資10美元,越南是3美元,孟加拉國只有1美元。而德國和意大利的工人每小時平均工資高達10美元。”順和利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邦迪·蓬沙拉加納維很愿意和記者算算人工成本這筆賬。邦迪更多的是抱怨:“現在,泰國人都不喜歡從事紡織業,因為工作環境不好,沒有在超市里干更舒服。”目前,泰國的失業率只有1%,還需要從緬甸引進勞工。許多泰國工廠也搬到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印尼,甚至云南等中國南部省份。
抱怨歸抱怨,但邦迪沒有忘記夸一夸泰國制衣業的口碑。他告訴記者,孟加拉國和柬埔寨有時不能準時完成訂單,而且質量難以保證,但泰國就可以保證按時交付產品,同時質量更可靠,有保證。緬甸、老撾、柬埔寨、越南等東盟國家的人都很信賴“泰國制造”。
亞洲是成衣、紡織品的最大生產基地,制衣業的接力棒從日本、韓國到中國臺灣地區,再到中國內地,現在又傳到東盟國家和南亞國家。在泰國服裝制造商協會執行董事尤塔納·辛普桑威看來,一個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國家會先從制衣業開始起步,“需要的資金不多,只要有縫紉機,就可以開始工作”。
尤塔納告訴記者,和體型較大的亞洲其他地區的人相比,柬埔寨、老撾、緬甸等國的人更加靈巧,而與非洲人的個性相比,東南亞人更坐得住,每天干8個小時,生產效率更高。
制衣業流向東南亞等國,對中國意味著什么?尤塔納的回答是:“東南亞并沒有搶走中國的就業機會。”他說,從數據看,中國的成衣出口占全球的35%,而東盟的成衣出口還不到10%,“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替代中國”。
尤塔納預測,未來三四年,很快就會有清晰的細分市場,中國以及泰國、越南將會更多生產高端服裝,而孟加拉國、緬甸和柬埔寨生產低端服裝,“孟加拉國已是最后一個適合投資成衣業的國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