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業績報告相繼亮相 五大國產運動品牌關店近5000家
五一”小長假期間,陳先生想為讀高中的兒子買一套運動服,他和妻子前往幾家國產體育運動服裝品牌專賣店,發現和往年相比,盡管促銷力度增大,但生意沒有想象中紅火,客人不多,店員們的興致似乎也不高。
“看來永康的商家同樣受到了影響!”陳先生說,自己從媒體上了解到,近兩年,幾大國產運動品牌銷售業績均在下滑,2013年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店家普遍感到生意難做
“生意難做!”老牌運動品牌“李寧”專賣店老板李先生開門見山感嘆,自己做這行10多年了,近年來生意越來越難做,尤其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生意更加清淡,盡管目前沒經過細算,估計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左右。
李先生說,生意紅火時曾開有6家店面,現在已將“李寧”品牌縮成4家,其他2家用作女裝品牌經營。
記者調查發現,生意難做的遠不止“李寧”一家。
“生意不太好,特別是從去年開始,買的人更少了!”在南苑路一家國產運動品牌專賣店內,一名女店員這樣說。
南苑路另一國產品牌店負責人也表示,今年的銷售額比往年同期下降了一半左右,特別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生意淡了許多。
“安踏”品牌店老板孔先生介紹,近兩年,銷售量的確下降,店面也從以前的8家縮減至7家,還好,總體情況尚屬良性循環。
據了解,我市的國產運動品牌市場和全國許多城市一樣,興起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由于當時此類市場尚處空白期,在全國廠商普遍做代工、貼牌的情況下,各類運動品牌成功搶占登陸,銷售情況可用“輝煌”二字形容。我市一些老經營者說:“只要進貨,就保證能賺錢,根本不存在庫存的問題。”
據統計,目前我市共有李寧、喬丹、匹克、安踏、貴人鳥、鴻星爾克、德爾惠等不下10余個國產運動品牌。
固定消費群體在流失
“T恤29元起,運動鞋39元起……”打開一些國產運動品牌特賣網頁,各種市場上在售的運動鞋服折扣幅度都在5折以下,部分特價商品的優惠低至一兩折,難怪不少網友直呼“白菜價”。
“一上新款就9折銷售,團購8折甚至更低。但有些顧客一進門就和網店相比,嚷嚷我們賣得貴。”勝利街一專賣店店員介紹,運動服裝庫存壓力大,許多新品都是一上市就打折,現在的促銷早已不僅僅局限于節假日,日常時段同樣在進行,但隨著網購風生水起,許多顧客開始放棄實體店,轉而上網淘寶。
“不知道為什么,前幾年一批固定的外來顧客群體也在減少,很多老顧客都不再光臨了。”南苑路一專賣店店員這樣說。
孔先生說,受經濟大環境影響,我市近兩年不少企業效益不好,外來工人也隨之減少,導致一部分固定客源流失。
記者隨機采訪了10多位網友,7成網友回答:“以前是挺喜歡國產品牌,但現在很少穿運動服了,要買也買一些結合休閑的戶外運動裝。”他們表示,盡管國產品牌價位要比進口的低上一半,但相對來講質量和款式也遜色一些,一年穿不了幾套運動服裝,還是應該“買一套是一套”。
據了解,一些原本喜歡購買國產品的市民隨著年齡的增長,消費習慣的改變等原因,轉而購買阿迪、耐克等國外知名品牌。
店主們紛紛表示,網店的沖擊、競爭壓力加劇、經營成本不斷上漲、固定客源減少、大眾消費趨勢的轉變等因素,都是造成國產運動品牌遇冷的原因。
“高庫存是國內運動品牌的最大問題,因此解決庫存問題是運動品牌的當務之急。”有相關行業分析師指出,這些年,盲目擴增門店,擴大產能,造成了國產運動品牌行業最終陷于高庫存低利潤的尷尬境地。
尋找
更可行的促銷方式
近期,我國六大國產運動品牌公司的2012年度業績報告相繼亮相。在去年全年,其中五大品牌關店總數接近5000家。
專家指出,眼下國產運動品牌所處困境,與其說是遭遇“寒冬”,倒不如用“倒春寒”形容更為合適,因為這恰是行業邁向成熟的一個先兆。從大家蜂擁而至然后選擇性退出,是國內許多行業必然的發展路徑。不過,今年的形勢依然嚴峻,預計今后兩至三年仍為調整期。在此過程中,一些不適應形勢的品牌將被淘汰,而足夠優秀的企業活下來,將重新占領市場。
“我們還是要繼續做下去的。”李先生認為,國產品牌要走出困境,需要做到永不止步的技術創新、更清晰的品牌定位與形象,要與國外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此外結合自身經營,也需要加強內部管理,提升銷售人員素質,同時還要尋找更為可行的促銷方式等。
“總公司目前也在積極出臺應對政策,至于我們自己,應該苦練內功,對內部人員加強管理,提升他們的銷售積極性。”孔先生表示,自己在這行已打拼了10多年,還會堅持做下去的。
“李寧”專賣店店員翁江英認為,“李寧”鞋服現在所用材質其實比以前更好,質量并不比進口的差。近幾年,店里的主要顧客群體除了學生和年輕人,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團體單位,他們在舉行一些比賽時,還是喜歡選擇那些價廉物美的國產名牌。
我市一位體育界人士結合全國現有情況認為,只有需求擴面消費才能增長。如何讓國產品牌走出困境,大力發展城鄉體育健身市場不失為好途徑;要積極構建體育健身市場,培養百姓的健身意識,引導更多市民進行體育消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