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店開賣自有品牌服裝 情急之下出昏招
作為職業經理人,1號店董事長于剛身上的壓力不可謂不大。在被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收購后,于剛也要為這家公司每隔三個月就要發布一次的財報,負上一定的責任。
從1號店被沃爾瑪控股至今,于剛做了兩件“大事”,一是與百度結成了電商行業唯一的深度合作伙伴(JBP 聯合發展計劃),一是最近推出了自有服裝品牌“BESTLUCK”。
先說這個JBP,根據雙方的公開解讀,1號店和百度將在資源共享、大數據應用、廣告投放、無線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創新等多方面進行合作。還將在百度知道的產品體系、圖片、貼吧、移動端等用戶平臺,進行諸多創新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實踐。換言之,1號店在將百度各條產品線上面獲得無孔不入的“露臉”機會。
不過,時至今日,作為百度的忠實用戶,并未感受到1號店在百度上“水yin瀉地”。當然,其實大家也都明白,雙方也就是說說而已。想那百度,怎么可能真正的把電商核心數據與1號店共享呢?數據這個東西,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旦捅破了,也就不值錢了。好在1號店也沒把這個太當回事,反正這種合作,同樣是“按效果付費”,效果不好,就少付費就是了。
問題的關鍵其實在于第二件事。就是1號店日前推出了自有品牌服裝,而且于剛還表示,未來還將推出自有品牌的其他產品。
如果說此前的一號店對于京東、易迅、當當等還多少有些競爭力的話,那么,從一號店推出自有品牌服裝來看,從戰略思路上,則已經宣告落敗。
緣何?以平臺電商來看,前幾名的天貓、京東、蘇寧、國美,其品牌影響力比一號店可謂是強出千百倍。但是,至今這些電商大佬,頂多頂多也就嘗試過一些定制產品,而從來沒有出品過天貓牌服裝、京東牌手機、蘇寧牌彩電。難道是馬云、劉強東、張近東比于剛缺乏野心嗎?非也。因為一家公司能做什么,是由其基因所決定的。蘇寧、國美賣了這么多年電器,也從沒想過要自立一個蘇寧牌、國美牌。
這些基因較純的企業都沒有自立品牌,作為雜貨、食品、電器什么都賣的一號店,其品牌的基因和縱深更是雜亂和單薄的。1號店生產的衣服,能讓用戶聯想到什么呢?難道是沃爾瑪超市里的員工服?
當然,誰都知道自有品牌的利潤高。但是,這也是一個美麗的陷阱。電商人士中陷進去的也不是沒有。當當網和凡客都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產品,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當當網已經很少再提這個事了。而凡客作為垂直電商,只有這一條路,還在硬著頭皮往下走。
以這兩位先行者做參照,于剛又能比李國慶、陳年幸運到哪里去呢?
退一步說,就算凡客的自有品牌最終能夠立足,一號店的自有品牌服裝也難以效仿。因為,凡客的品牌聯想畢竟是一家服裝企業,而一號店的品牌,再怎么聯想,也是一個網上超市,貼牌個背心、襪子之類的,估計還能賣的出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