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質監局:紡織服裝產品質量有待提高
日前,北京市質監局公布了2013年北京市生產領域工業生產資料產品、建筑材料產品、公共安全防護產品、紡織服裝等日用消費品以及家用電器及電氣、電子信息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狀況公告,結果顯示,紡織服裝等日用消費品質量相對不容樂觀,235批次產品中有43批次產品整改復查后質量仍不合格,合格率僅為81.7%,而其他幾大類產品質量狀況則總體良好。
據介紹,該局近期依法對首都生產領域紡織服裝、床上用品、羽絨服裝、皮革服裝、毛皮服裝等日用消費品開展了質量監督抽查,共抽查230家企業生產的235批次產品,其中紡織服裝96批次、床上用品12批次、羽絨服裝34批次、皮革服裝63批次、毛皮服裝30批次。
結果顯示,部分企業生產的茄克等43個批次產品整改復查后仍出現不符合標準的情況,不合格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紡織服裝產品的使用說明、色牢度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纖維含量實測值與明示值不一致;床上用品的pH值、使用說明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纖維成分含量實測值與明示值不一致;羽絨服裝的羽絨含絨量、纖維成分含量實測值與明示值不一致;皮革服裝的皮革撕裂力、摩擦色牢度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
除了含量不合理之外,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部分地區出口紡織布料也連續查驗出面料布面、內外包裝上的標識標簽內容與貨物實際信息不符現象。其中因纖維成分標識以及布面上布頭與布邊的燙金信息與實際不符而被判定不合格已成為出口面料中存在的兩個較為突出的問題。
出現較高比例的產品不合格的情況,與服裝生產企業對面料內在質量不夠重視有關。有些企業使用的面料是由客戶提供的,企業對面料的成分不關心;有些些企業在市場上采購面料,只注重外觀質量,忽視內在品質,缺乏驗證手段;有些企業對纖維種類不了解,甚至常常弄錯纖維名稱。
面對產品不合格的嚴重現象,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紡織服裝企業,應該注重產品來源、制作各大環節,嚴格遵守國家政策和行業規定。無論是標識標簽上或者布面燙金內容上,所有有關面料的信息都必須與實際一致。對于某些客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相關企業應做好解釋工作;同時出口企業應加強對產品相關法規要求的學習與理解,進行合法經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