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品牌面臨洗牌 轉型成為出路
日前,361度發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運營概要顯示,公司特許零售店總數錄得凈減少243家,截至今年上半年,關店數量達到601家。
業內普遍認為,今年關店潮仍不會停止,目前來看行業短期內難以走出谷底,企業減少店鋪數量一方面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減少過度擴張帶來的庫存,另外一方面也是對于不健康渠道的重新整合。華創證劵分析師唐爽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該行業還處于調整中,從李寧、安踏等近期公布的數據來看,雖然仍未走出谷底,但上半年去庫存較去年趨于好轉。
寒冬依舊
今年,李寧、特步等公司相繼對去年發布凈利潤預警報告,而匹克也在今年7月5日再度發布半年業績預警報告指出,截至2013年6月30日,未經審核綜合凈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顯著減少,并稱“受到清理庫存活動以及疲弱的經濟狀況的負面影響”。2012年,匹克營業額為29.03億元,下降37.5%,凈利潤方面為同比下降超過六成。
而安踏方面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結束的訂貨會訂單金額(按批發金額計算)按年獲得約5%至15%的跌幅,去年第四季度訂貨會的訂單金額是按年獲最高單位數百分比跌幅。相較于國內企業的業績下滑,規模收縮,阿迪達斯卻借機擴張,在中國銷售額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進一步打壓中國企業,在去年開了800家新店的基礎上,今年5月再次宣稱將在中國更多城市開店。
民生證劵分析師吳曉宇認為,由于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也在壓低價格,大搞促銷戰,以此提高性價比,該舉措對國產品牌造成更大的擠壓,未來競爭將更加激烈。
面臨洗牌
繼去年關閉門店之后,今年多家公司仍舊在采用關店的方式來應對危機。匹克2013年第一季度末的零售網點減少125家,特步今年擬再關閉100家至200家。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體育品牌盲目擴張,其實是資本驅動造成的,為了追求業績報表的靚麗成績,大量開店、大規模生產后,高庫存必將隨之而來,“各大品牌不得不斷臂求生,整個行業也將迎來一輪大洗牌,目前就看哪一家品牌改革堅決”。
由國內二線運動品牌掀起的“促銷潮”,如今也蔓延至李寧、匹克等一線運動品牌市場。匹克公司公關總監劉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12年,公司調整動作比較大,共調整了1000多家門店,今年調整規模會有所減小。他表示,整個行業還在調整中,但是今年上半年的庫存壓力已經趨于好轉。
“過去兩年中,一二線運動品牌為了取得較高發行市盈率,不惜大量生產、大規模開店,如今面對整個行業的利潤下滑,打折促銷便成為了清理庫存、提高銷售額的殺手锏。”唐爽爽說。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局面下,李寧、匹克等企業也在試圖轉型,希望早日走出泥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