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國服裝大會:大數據在服裝產業中的應用
中國服裝大會解讀:
大數據或稱巨量資料,就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的資訊
“未來電商的最大誘惑與殺傷力就是大數據的應用時代。”七匹狼掌舵人周少雄認為,國內的企業跟美國比較,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人口基數的區別,中國消費群體所產生的這種數據量,與國外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很多企業之所以這么關注電商就是看中了其中的數據運用。說白了線上銷售無非就是流量的競爭、轉化率的競爭,這些都離不開數據的分析。
牛津大學與IBM在今年年初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8%的全球企業已經開始進行大數據實踐。而在中國,四分之一的企業也正在積極投入大數據業務,中國亦成為極具代表性的大數據實踐市場。隨著云時代的來臨,大數據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大數據或稱巨量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的資訊。大數據被喻為與蒸汽、電力、石油相媲美的下一代重要自然資源。有人視大數據為企業未來競爭優勢的基礎,它將改變企業決策、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的方式。
在業者看來,電商與數據分析的對接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過背后的分析才能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前搶市場靠的是市場敏感度,今后則要更多地依賴數據的可控分析。
5月初,當當網品牌特賣“尾品匯”上線首日,當當網的服裝品類流量就暴增百倍。大牌尾貨被哄搶,很多款式的產品第一天就售罄。日前,當當網領頭人李國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首次披露了當當網成功發力服裝和“尾品匯”的密碼。李國慶表示:“大家一說電子商務,以為就是商務、物流、庫房,全談這些事。我說可不是把實體店的東西,拍拍照,精美點,修修圖,再擱到這兒就叫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應該是大數據的應用,數據分析、搜索和個性化推薦。”李國慶說,通過用顧客留下的痕跡等海量數據的運算,每年對銷售的貢獻要提高20%。
主打科技創新的世界運動巨頭耐克無疑也看到了這一趨勢。“如果只將新推出的Nike+看作是對運動鞋產品性能的升級,那就大大低估了Nike+的價值。”耐克大中華區公關總監黃湘燕說:“Nike+的核心價值在于所構建起來的龐大的線上社區,它的最大功能在于社交。比如,當你的跑步狀態更新到Nike+的賬戶里時,朋友可以評論并點擊一個‘鼓掌’按鈕,這樣,你在跑步的時候便能夠在音樂中聽到朋友們的鼓掌聲,以及在最后沖刺時有特別的聲音為你助陣。”隨著跑步者不斷上傳自己的跑步路線,耐克也掌握了主要城市里最佳跑步路線的數據庫。目前,社交應用有很多細分市場,例如:社交+招聘、社交+電子商務、社交+興趣,而分享運動數據意味著分享隱私,Nike+是打開了社交應用的又一個細分市場。
從營銷角度看,這是屬于大數據營銷的范疇,耐克并不希望消費者穿完一雙鞋就扔掉,它的目的是和消費者建立一個更為牢固的關系,不僅要讓目標群體使用自己的產品,還希望得到反饋和提高附加值。
不過也應該看到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推進,降低大數據分析成本,簡化部署難度,提高分析速度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首要關注的方向。創新的大數據技術和解決方案,能夠實現數據的快速挖掘與分析,幫助企業驅動大數據價值,從而深化客戶關系,規避風險和詐騙,提升業務表現。
此前很多企業的電商負責人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搞定老板,搞定一切!老板不重視,電商沒搞頭!三年一輪回,從三年前的觀望直到現在的發力,安踏丁世忠的變化代表了多數泉企老板的思想轉變。
“三年前就有電商的機會擺在眼前,可是當時我們更多的是線下幾千家覆蓋到縣級市的店鋪。兩者之間的矛盾使我不得不慎重,不敢輕易觸網。”丁世忠說,未來10年,只要線上業務占據零售業30%便相當可怕了,不去占據電商平臺,就等于白白失去市場。從去年開始,他頻頻造訪各種電商平臺,感受電商的沖擊。今年安踏將會有一個基本明確的電商發展規劃,線下依然是根本,實體店利益必須維護,電商品類的差異化運作將越來越明顯。
丁水波15年前在從事外貿事業時就已經接觸到電商,可是當時沒有足夠重視。三年前,看到電商的飛速發展,他在“有懷疑“的情況下隨大流跟著觸網。三年過去了,憑著對市場的“手感”,電商這個商機他認為自己還是把握到了。“接下來便是如何運用改革與前行的心態,把握全局的產品策略與平臺策略。線下講究一盤棋,線上講究個性化,和線下不同市場投放的產品必須有區別的道理一樣,線上不同平臺投入的貨品也存在差異性。”丁水波說。
周少雄三年前早就堅定了電商的發展方向。他認為,隨著網聯網的來到,天貓、當當、京東等大平臺崛起,商業和生活方式都在重組。傳統的商業形式必然會加深與電商的結合。去年天貓淘寶的“雙十一”,他親臨杭州感受到線上銷售的震撼。傳統企業不能回避這種改革,只能去學習,去適應,去運用。
“和原來線下市場一樣,如今的電商正在進入‘批發’階段。”周少雄說,十多年前他們企業剛剛起步時,同樣面臨很大的挑戰,當時首先也是進入批發市場階段,價格很便宜,同質化很嚴重。相互競價之后,他們尋求用經銷商的方式來運作市場,可是后來又發生了串貨現象,由此企業又通過條形碼技術來加以區分,開拓專賣店。如今電商市場也是如此,價格戰、同質化都存在,陷阱和餡餅并存,充斥著販賣假貨、網絡詐騙等網絡垃圾,在知識產權的管理,技術管理方面各方面都有缺陷,所謂的生態平衡遠未達到。可以說對于多數企業而言,電商之路依然走得很艱辛。這個痛苦期必須要經歷,在未來的發展當中,商家、平臺商及電商從業者,肯定會走向一個自律的良性發展方向。對于企業而言,在這個時候不能盲目跟從,應該明白自己在電商平臺上想要的是什么。
他建議,要完善產品的價格體系,不要為了差異化而去開拓專有的線上品牌,這樣會削弱原有品牌的影響力,但是??罴白悠放茟鹇允强梢缘?,這樣可以減少自身左右手互搏的情況。
電商市場最大的優勢是什么?是面向更大的市場?還是更低價的成本?
“未來電商的最大誘惑與殺傷力就是大數據時代。”周少雄認為,很多企業之所以這么關注電商就是看中了其中的數據運用。目前企業在這方面的運用也還處于探索階段,平臺上的數據分析,要以熟知每位顧客的消費喜好,消費習慣行為等等,這些需要數據分析商的幫助。說白了線上銷售無非就是流量的競爭,轉化率的競爭,這些都離不開數據的分析,誰最先掌握數據營銷運用技術,誰就能搶先一步占領市場。淘寶的云計算的應用價值今后將會越來越受重視。
“電商與數據分析的對接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過背后的分析才能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前搶市場靠的是市場敏感度,今后則要更多地依賴數據的可控分析。‘市場手感’將轉化為‘數據手感’。”丁水波說。
很多人在電商領域里站起來了,可是更多的人成為炮灰。面對當前的競爭現狀,本土的電商平臺如何尋找到活下來的理由?王冬竹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不會是最大的,也不會是最好的,但我們將是活得最久的。”他認為,中國強大的服裝產業鏈基地已經成為電商的兵家必爭之地,而他們要做的就是結合這個優勢平臺,當好本土企業的電商保姆,對拉線上優勢資源,只要接地氣,他們不但不會成為炮灰,還會活得很滋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