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寺庫、銀泰爭霸米蘭站 “高富帥”是贏家嗎?
港上市的香港奢侈品銷售公司米蘭站陷入困境,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不斷傳出被收購的消息。國際頂級奢侈品巨頭LV、國內奢侈品新貴寺庫,以及“土豪”公司銀泰,這三家奢侈品巨頭湊到一起爭霸米蘭站,現在跟小編一起看看到底誰會是贏家呢?
11月20日,在港上市的香港奢侈品銷售公司米蘭站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唯美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唯美”)正與一名獨立第三方進行初步商討,對方可能涉及收購米蘭站的股份權益,而這次收購有可能會觸發全面收購。
2011年5月,米蘭站在港上市。曾創下香港新股認購多項紀錄,上市獲超額認購2178倍,首日升幅達66%。
但好日子過了半年就結束了。
米蘭站的財報顯示,該公司從2012年開始盈利急速下降。2012年上半年純利同期相比暴跌98.8%,只賺了38.6萬港幣(約30萬人民幣)。從2012年底開始從盈利轉為虧損。
進入2013年,米蘭站虧損加劇。今年上半年虧損1030萬港幣(約800萬人民幣)。米蘭站以2.6港元上市,如今跌到了0.9港元。
陷入困境的米蘭站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不斷傳出被收購的消息。
米蘭站的公告沒有透露上述獨立第三方到底是誰。米蘭站會賣給誰成為奢侈品行業最近的一大熱門話題。
據一位要求匿名的奢侈品行業資深消息人士透露,除了上述獨立第三方跟米蘭站正式商討過收購米蘭站,還有國內外多個公司對收購米蘭站產生了濃厚興趣。最主要的競購者有三家。
一是國際頂級奢侈品巨頭——LV,二是國內奢侈品行業新貴——寺庫,三是商業地產領域的“土豪”公司——銀泰。
盡管LV、寺庫和銀泰等公司均拒絕就是否在參加競購米蘭站做出回應,但值得討論的是,如果消息屬實,誰更適合米蘭站?
“高富帥”LV:亞洲并購戰略的跳板
在米蘭站的競購者中,LV是最有名的潛在買家。LV(路易威登)品牌隸屬于全球奢侈品教父級公司法國路易酩軒集團。
早在米蘭站上市前兩個月,即2011年3月7日,LV宣布斥資37億美元控股寶格麗,這是LV近10年來的最大一筆收購案。
這家公司主要生產珠寶著名,擁有的客戶包括伊麗莎白泰勒。目前LV已經滲透到時裝、皮具、化妝品、珠寶、鐘表、酒和零售等奢侈品的細分行業,擁有超過50個奢侈品牌。
三年前,LV集團成立專門針對亞洲市場的L Capital Asia基金,以亞洲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印度與東南亞等為投資目標市場,涉及時尚行業、美容保健、家居飾品、精品酒店、娛樂傳媒等多個方面。
目前L Capital Asia已投資了香港英皇珠寶、明豐珠寶、卓雅和歐時力。今年7月,LV又在亞洲投資了中國頂級護膚品公司丸美。{page_break}
從上述收購和投資案例不難看出,LV把香港作為其亞洲戰略的重要跳板,其投資的多個公司都是香港的奢侈品公司。米蘭站顯然跟LV的亞洲戰略布局有契合度。
對LV來說,在香港和內地市場有大量的存量奢侈品產品在流通,如何盤活這個存量市場是LV一直想做的事情。所以米蘭站這個奢侈品銷售平臺對LV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存量市場消化站。
只不過,由于米蘭站是自采型的奢侈品平臺,某種程度上跟LV是競爭對手。而且米蘭站如今陷入困境,某種程度上已經是一塊“雞肋”,對LV來說,收購的價值有待商榷。
“屌絲”寺庫:抬高估值
相比米蘭站,國內奢侈品新貴寺庫中國公司則是一個低調的“屌絲”。
米蘭站經營陷入困境在主要原因固然跟大環境有關,但也跟米蘭站買斷奢侈品的銷售模式有關。米蘭站的模式是收購奢侈品,然后加價賣出去。這一自采型模式對資金鏈的要求比較高。而高端的奢侈品回購價格一般較高,所以我們看到米蘭站主要回購的奢侈品以中低端產品為主。
寺庫則是寄賣、自采和開放平臺三種模式合一。其中寄賣是主要業務,寺庫提供一個平臺,讓消費者拿著自己奢侈品到寺庫轉讓,寺庫收取一定的傭金。
由于定位于寄賣,所以在寺廟庫寄賣的既有一手全新奢侈品,也有奢侈品。如果是奢侈品,寺庫會對其進行維修和保養,幫寄賣者賣出更高價格。同時,寺庫還開放平臺給第三方的奢侈品商家,供他們在寺庫平臺上銷售自己的奢侈品,寺庫開放自己的售后服務和高端物流配送服務給這些第三方賣家。
所以,寺庫上的奢侈品產品線比米蘭站要全的多,無論是寄賣、自采還是第三方賣家,這三塊領域的奢侈品高中低三個檔次均有銷售。
一位奢侈品行業的消息人士分析說,從業務契合度上來說,寺庫一旦收購米蘭站,將從現有的三合一模式,變成四合一的四核驅動模式。真正的變成一家奢侈品行業的全業務模式公司,將有助于提高寺庫的估值。屆時,寺廟庫給資本市場講述的就將是一個更加有想象空間的故事了。
而且,就在今年8月份,寺庫已經宣布獲得了第三輪數千萬美元的融資。此前,寺庫已經獲得兩輪共4千萬美元的融資,投資人包括IDG等風險投資機構,也包括法國銀泰和森合投資這兩家機構來自法國的公司——法國正是奢侈品的故鄉。
寺庫的投資人還包括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控,該基金制著豐富的國際媒體的資源。目前寺庫正在做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國際化,在美國和日本等地區開設了線下會所。香港正是寺庫國際化的一個前站。對寺庫來說,如能收購米蘭站,將加快其國家化進程。
“土豪”銀泰:奢侈品商業地產城?
被傳出對米蘭站有興趣的還包括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泰”)。
2007年3月,銀泰商業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創造了中國大陸民營百貨業在港交所上市的先例。
地產方面,旗下擁有著名的品牌銀泰中心,幾乎所有國際頂級奢侈品巨頭都進駐了銀泰中心。銀泰中心主要是位于一線城市與經濟發達的省會城市核心商圈。
這幾年,銀泰開始了擴張步伐,在全國各地開建銀泰城。銀泰城主要是定位于國內一、二線城市的非核心商圈或發達的三線城市。
這些城市非核心商圈的奢侈品需求也很旺盛,為了滿足這些需求,目前銀泰正在內地多個城市如哈爾濱等地開建奢侈品購物商城,試圖將銀泰旗下商業地產項目和目前流行的奢侈品熱潮結合起來。
對于這個奢侈品行業里的新玩家來說,銀泰也在嘗試奢侈品電商業務。相比寺庫的線下線上業務并舉的戰略不同,銀泰的線上奢侈品生意只是“補充”的定位。銀泰對于奢侈品的主要發展方向還是跟銀泰旗下的商業地產項目結合起來發展。對銀泰來說,米蘭站在香港有10幾家分店,這些資源都符合銀泰的奢侈品戰略。
而且,兩家公司都是香港上市公司,一旦真的推進收購和合并,只需要通過換股形式即可完成收購,不需要占用銀泰太多的資金,合并事宜操縱起來比較簡單。
實際上,早在2010年,銀泰百貨已經收購了在北京以銷售奢侈品聞名的燕莎商場50%的股份。所以對于寺庫來說,競購米蘭站,銀泰是個強勁的對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