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纖維材料發展方案通過評審
日前,紡織行業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門聯合推動的“生物基材料重大創新發展工程實施方案”,2013年12月29日通過專家組審議,項目進入審批程序。
生物基材料重大創新發展工程實施方案,以推動生物基材料產業的創新、規模化與產業協調發展為核心,著力發展生物基材料產業體系,突破微生物合成和綠色加工等核心技術,創新發展生物基材料,壯大產業總體規模,降低材料工業對石油資源的過度依賴,加快轉型升級和綠色增長,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全面協調發展做出實質性貢獻。《方案》將涉及220多億元的產業投資。其中,中央財政撥款40億元,地方及企業籌資119億元,銀行貸款65億元。
作為生物基材料重大創新發展工程實施方案的組成部分,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原料專項實施方案受到化纖業界的廣泛關注。此前,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成立了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其原料專業委員會,并組織業內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召開了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其原料專項實施方案座談會。把 “三個替代、三個結合、三個重點”作為當前發展生物基化學纖維的重要任務,加快生物基化學纖維的開發應用,促進化纖工業產業升級。
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原料具有綠色、環境友好、原料可再生以及生物降解等優良特性,有助于解決當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嚴重的資源和能源短缺,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大力發展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其原料是化學纖維工業可持續發展、實現低碳經濟的需要,對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紡織化纖強國戰略、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對于替代化石資源、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行業人士分析,“十一五”期間,我國生物基材料產業科技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形成了如全降解生物基塑料、木基塑料、聚合超大分子聚乳酸、農用地膜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生物基材料在產品性能、制造成本、關鍵技術、技術集成與產業化規模等方面還存在差距,必須加快突破生物基材料制造過程的生物合成、化學合成改性及樹脂化、復合成型等關鍵技術,促進重要生物基材料低成本規模化生產與示范,構建生物基材料研發平臺,提升生物基材料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化石資源的有效替代,為生物基材料產業培育提供科技支撐。
“十一五”期間,我國生物基材料產業科技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形成了如全降解生物基塑料、木基塑料、聚合超大分子聚乳酸、農用地膜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全國性的“木塑熱”正逐漸興起,木塑制品年產銷量已超過20萬噸,并以20%以上的年增長率高速增長。生物基材料作為石油基材料的升級替代產品,正朝著以綠色資源化利用為特征的高效、高附加值、定向轉化、功能化、綜合利用、環境友好化、標準化等方向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在產品性能、制造成本、關鍵技術、技術集成與產業化規模等方面還存在差距,必須加快突破生物基材料制造過程的生物合成、化學合成改性及樹脂化、復合成型等關鍵技術,促進重要生物基材料低成本規模化生產與示范,構建生物基材料研發平臺,提升生物基材料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化石資源的有效替代,為生物基材料產業培育提供科技支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