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皮走私仿冒問題多 中俄需尋求多方突破
據俄羅斯裘皮協會主席謝爾蓋·斯托爾波夫(Stolbov Sergey)介紹,裘皮產品介于必需消費品和奢侈品之間,對于某些高緯度國家來說,裘皮是經常穿著的必需品,而對于另一些國家來說,裘皮則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奢侈品。無論在中國還是俄羅斯,乃至全世界,裘皮行業要想取得長足發展,必須找到準確的定位。
為了積極應對毛皮產量和利潤下降的現狀,俄羅斯將出臺《2013-2020裘皮籠箱養殖專項計劃》,對毛皮動物養殖飼料和設備的購買提供補貼,也為吸引毛皮動物養殖投資做充分準備。這項計劃將涉及國家采購和實施優惠關稅方面的規范,俄羅斯要保證所有的進口裘皮產品符合歐洲相關標準。
即使俄羅斯是世界毛皮的主要產地之一,裘皮進口也是產業結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俄羅斯的裘皮進口主要結構為:每年從中國進口20億美元,占到俄羅斯皮草進口總值的65%;從希臘進口6億美元。其中半成品占7.5%,成品占10%。
然而,近年出現了“影子進口”數量呈上升趨勢、合法進口數量逐漸下降的現象。目前兩國貿易存在較為嚴重的走私現象,使得兩國裘皮行業的經濟和信譽都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在今年,兩國要通力合作,通過降低產品報關價格,截獲更多走私品等方式將灰色交易降低到10%。
在報告中,他也就中國裘皮貿易現狀進行了總結性分析。由于缺乏統一的質量要求,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目前一些在國內或俄羅斯經營的一些中國商人,經常使用意大利或者希臘的產品吊牌,用便宜產品來冒充高檔產品,企圖借名牌來帶動產品的銷量。這么做雖然在短期內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利益,但是讓消費者受到了蒙蔽,造成了嚴重的后果。
拿藍綿羊皮產品來說,實際上,正在市場上流通的只有1%-2%是正品,但擁有藍綿羊皮吊牌的產品已達到了10%-20%。這種冒牌產品沒有相關標準驗證和檢疫報告,對人體也會產生一定損傷。長此以往,將使買家對中國的裘皮制品失去信心。在這方面,一些來中國采購的俄羅斯商人在交易中刻意壓低價格,也迫使中國商戶為了維持基本利潤從而降低品質。
另外,兩國都應該在改變裘皮制品“價格昂貴”的觀念上下功夫,要加強各種檔次裘皮產品的設計,完善毛皮市場機制,使中俄兩國裘皮貿易走向規范。雙方要積極探討推行原料牌照的可能性。
斯托爾波夫呼吁中俄兩國裘皮行業應整頓行業秩序,探討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全球毛皮行業整體產業鏈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兩國政府相關部門應緊密合作,妥善處理行業內亟需解決的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