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皮高溫成型過程揮發大量增塑劑
面對灰霾,人人有許多話說,但空氣污染是否到了極限?如何化開“十面霾伏”?珠三角能否成為先鋒?在省政協會議召開之際,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華南理工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教授、博導,廣東省大氣環境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民進廣東省委資源環境工委委員黃少斌。
空氣污染已至極限?
黃少斌旅美加多年考察大氣環境,眼前國內難以化開的“十面霾伏”,他早在十多年前已有所預見。
“大氣污染已至極限,源自幾十年來無序的破壞性生產”,他一言以蔽之。黃少斌認為,雖然業界對于霾的成因尚無明確定論,但是幾大元兇各地普遍共存:粗放式的發展,水泥廠、發電廠、鋼鐵廠、石化、皮革廠等高污染的重工業大量上馬,農田被毀,水源污染,動植物污染,帶來人體疾病;此外,用油品質差導致汽車尾氣超標,交通設置不合理導致道路擁堵,汽車慢行比正常行駛廢氣排放超過一倍以上;綠地建高樓,高層建筑阻擋空氣環流等等。其危害性也顯而易見: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難留一流人才,削弱城市競爭力;富裕階層紛紛移居國外,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帶走了以污染國土為代價創造的財富;癌癥等重大疾病愈發普遍……與以上惡果相比,破壞性生產帶來的經濟收益難成正比。“我們不禁要反思,真的需要那么多水泥廠、發電廠、鋼鐵廠嗎?很多污染工業利潤低下、產能嚴重過剩,與之相對的是農田被毀,釋放有害物質,糧食從國外進口,居民不惜巨資購買放心進口食品。很多發達國家,精耕細作的高科技農業,不但養活了農民,還創造了高額利潤,吸引全球富裕階層前往安居樂業。”
化解之道:關停“垃圾GDP”工業
首先,堅決關停而非轉移“垃圾GDP”工業。黃少斌強調“垃圾GDP”工業指的是高污染重工業,決不允許新增此類項目。其他行業的新設工廠必須經過嚴格規范的環評,不僅要保護耕地紅線,連普通土地也不應再允許建廠,只準在已關停的工廠基礎上建。他舉例說明,“比如花都的皮革工廠,小而散,很多是家庭式作坊,人造皮高溫成型過程揮發大量增塑劑,破壞青山綠水為代價創造的利潤卻極為低下,大部分沒有存在價值,當地政府應該果斷關停。”
他舉例指出,比如用于吸附VOC(揮發性有機物)的活性炭裝置,在吸附一定量的VOC后達到飽和,如不更換升級將繼續釋放有毒氣體,但相關企業為了經濟利益往往只在測評階段使用,環保流于形式。
其次,對汽車尤其是私人小汽車,征收高額消費稅用于環保,將汽車限制在少數人消費范圍內。鼓勵多人乘車,對只坐一人的小汽車禁止駛入主干道。目前各地分散的中小汽車制造工廠反映了前期規劃漏洞和城市間為爭搶GDP的無序競爭,今后應重點發展現代農業和尖端技術產品以及留存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
此外,疏導交通堵塞是個繁雜的系統工程,可以嘗試打破各地塊和單位企業之間的條塊分割,拆除圍墻,在主干道堵塞之際汽車可以通過道路兩邊建筑迅速疏導至其他路段。
抗霾也拷問著市民的責任心
實際上,廣東政府在抗擊灰霾方面已經陸續作出重要決策。無論是2010年開始實施《珠三角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亮出東部地區治理空氣最積極的時間表,還是近期密集出臺的《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珠三角區域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廣東省環保責任考核辦法》等,無不在表明政府治理決心之大。
黃少斌認為,僅僅市長帶頭坐地鐵上班是不夠的,必須力推全民共對灰霾的官民協同治理模式,調動市民熱情推動社區治霾,讓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可能給這座城市增加污染源,讓打一場空氣保衛戰成為城市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精神。他舉例,即將到來的春節放不放鞭炮,準備換車的家庭大排量的SUV是否還是第一選擇,都在拷問每一個市民的環保責任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