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每年扔掉2600噸舊衣服大部分被掩埋焚燒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很多家庭的衣柜都面臨著“爆棚”的尷尬。很多衣服雖然還不舊,但因為樣式過時、肥瘦不合等原因,自己不會再穿,周圍也沒人需要,扔掉又太可惜。舊衣如何處理已經成為很多市民無奈的難題。
正規(guī)回收機構難覓
市民林女士今年35歲,她記得自己上幼兒園時,經常會穿表姐的衣服和裙子。后來上初中時,自己穿不了的、還比較新的衣服,經常會在每年家人回老家時,“打包”帶給鄉(xiāng)下遠房親戚的孩子。“大學快畢業(yè)時,有一次我把收拾出來的衣服拿給奶奶,奶奶說現(xiàn)在鄉(xiāng)下的親戚都不再穿城里人的舊衣服了。”
林女士告訴記者,現(xiàn)在家里的三個衣柜,都處于飽和狀態(tài)。尤其現(xiàn)在很多時裝的換季堪比“變臉”,所以很多衣服只穿過一兩次,“喜新厭舊”成了家常便飯。林女士說,她一直試圖為舊衣服尋找各種有用的途徑。“捐過災區(qū),但是一般只限于棉衣、羽絨服。曾有一家連鎖有機超市開展過捐舊衣服換抵用券的活動,但是只開展了一段時間就停了。”林女士說,到現(xiàn)在她還沒有找過一家正規(guī)的、長期的舊衣回收機構,自己也有些擔心那些捐出的舊衣服的去向,“也擔心它們會流向那些黑市場。”
年棄舊衣2600萬噸
幾次大掃除后,市民周先生收拾出來家人不會再穿的舊衣服,送也送不掉,索性叫來收廢品的。“人家一開價我就傻了:五毛錢一公斤,我三大包衣服一共四公斤,賣了兩塊錢。雖然不穿了,但真有點兒心疼。”
“我覺得心疼,人家還不愿意收。”周先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人家跟我說,廢品掉價的時候,舊衣服‘白給都不要’。而且也不會在垃圾處理場單獨分揀,基本上就和其他的廢品一起焚燒、填埋了。”
來自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每年國人扔掉的舊衣服大約有2600萬噸,多被按垃圾處理,不過是掩埋、焚燒,極少一部分經過挑揀后當做慈善物品處置。隨著舊衣數(shù)量的增加,焚燒、掩埋等傳統(tǒng)做法皆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9成舊衣有回收價值
北京服裝學院材料學院教授趙國樑告訴北京晨報記者,現(xiàn)在國內外對衣物回收處理可以分為三種方法,即二次使用、特殊面料的處置再利用、填埋和焚燒。“僅作為垃圾進行填埋降解,日常所穿衣物中的棉、麻等材料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更不用提化纖等人造材料。”
“所以我更主張用二次利用的方式來解決舊衣物回收問題。”趙國樑說。最簡單、附加值最高、回收成本最低的就是通過正規(guī)渠道的二手服裝再銷售。“在很多國家,都有專門回收二手服裝的網店及二手服裝店,但這需要建立相應的法規(guī)與監(jiān)管措施,來約束二手服裝回收者和銷售者,以確保來源正規(guī)和安全衛(wèi)生,國內在這方面恰恰有著缺失。”
趙國樑教授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即使不能再次銷售,舊服裝也可以進行資源再利用。“比如制作服裝的化纖材料,本身就是從石油中提取出來的;再比如滌綸材質的服裝,通過降解后可以重新生成滌綸,能用于制作背包、帳篷等,而且質量與之前沒有差異。純棉的服裝也可以經過打碎等工藝,重新生成毛氈等填充物。”趙國樑說,舊衣的回收再利用基本不存在技術問題,基本上9成以上的舊衣物都有回收利用的價值。
服裝品牌
參與舊衣回收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國際品牌H&M去年曾在上海開展了舊衣回收的活動,顧客只要將一件舊衣投放到實體店的回收箱里,便可獲得八五折的消費券,結果每天都能收到成百上千件的舊衣服,H&M均集中委托給專業(yè)回收公司處理。
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收購的舊衣物,大約有10%質量完好的,經過消毒處理進入二手市場,30%至40%經過處理作為新材料使用,比如用做汽車內裝材料、地毯襯墊、毛絨玩具填充物、造紙業(yè)原料等。還有一部分被改造成同等材料的產品,比如抹布。今年,H&M繼續(xù)推選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45家門店參加活動,主打“舊衣回收計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