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峰:編織“華虹”二十年華彩樂章
陳偉峰,1975年出生,浙江嘉興王江涇鎮本地人,說起公司為什么會選址在王江涇鎮,他坦言,這并不是因為自己是本地人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當地的完善的紡織產業鏈讓他看到商機。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王江涇鎮這個地方了。自南宋以來,王江涇鎮就是江浙兩省交界處的一個絲綢集鎮,方圓數十里,日出萬匹,鎮上店坊林立,市街繁榮,被譽為“衣被天下”的絲綢之府。
王江涇鎮位于江、浙交界處,全鎮擁有6000多民營企業,行業結構己形成紡織、化纖、印染、植絨、箱包等,其中紡織業是支柱產業。王江涇鎮具有當代先進水平的噴水、噴氣、劍桿、片梭大提花4大類無梭織機,以其高速度、高效率、高質量代表著當今織造業的最新工藝技術水平。該鎮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織造名鎮”稱號。完善的產業鏈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國內外的客戶。這無疑給陳偉峰提供了最優越的地理先天條件,也為他日后的成功鋪了一片地基石。
1993年,陳偉峰與他的岳父共同成立浙江嘉興華虹紡織經營部,當時年紀輕輕的他,可能更多的是仰仗他的岳父,他坦言沒有貸款也沒有借款,當時他有多少資金就有多少設備,資金都投入到設備當中去了。很多年輕人都說自己沒有資金,所以沒法創業。的確,資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這不是最重要的,個人的努力和堅持才是最重要。
早早踏入社會的陳偉峰,入行之前,做過大酒店的廚師,也兼職做過電工,但后來因為收入低,無前途毅然轉戰二手紡織設備行業。剛開始入行,很多東西都不懂,他坦言一開始根本就沒有膽量去采購設備,自己也是從最基層開始做起的,從打雜到機修工,到后來學習設備知識,與前輩探討取經……他像個小孩般如饑似渴學習著新行業的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公司基層做了4年后,終于學會了自己看設備,獨立做生意,成為公司的左臂右膀。其中的辛酸苦楚他沒有細說。
說起做生意,陳偉峰并沒有滿口生意經,而是讓人意外的只說了簡單的幾句話:做生意誠信是最重要的,“誠信為本,絕對不能忽悠”,“設備有就是有,不好就是不好,決不能作假”。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卻不難看出,在樸實的心里,始終認為說的再多再好,也抵不過認真負責的對待每一單生意。誠信不作假,生意才長久,才能贏到最后。正因為如此,華虹紡織才能積累了近三分之二的老客戶,生意遍布全國各地,穩站市場。
當地同行那么多,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問及華虹紡織的優勢,陳偉峰謙虛地表示自己只是因為起步比別人早一點,積累的人脈多一點。在公司,陳偉峰主要負責采購,為了生意的擴大,但人沒有那么多的精力跑全國各地去收集信息,考慮到地域的局限性,2010年陳偉峰也加入了網絡營銷行列,成為了網優二手網的一員,如今4個年頭過去了,網絡營銷的發達,自然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效果,縱使在今年行情不好的情況下,也接到了很多詢問報價的電話。
陳偉峰坦言,從去年開始市場行情開始不太好,不少企業紛紛減產,對設備的需求下降,導致庫存增多,很多客戶雖然有意向但也會貨比三家,處在觀望的時期,銷量自然不比從前。問及有沒有想好什么應對策略,他坦言說有想過開工廠,甚至還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把以前廚師的身份的拿出來再戰江湖,開餐飲店,但他自己也清楚地認識到,一個公司要轉型至少都是3到5年的事情,急不來,市場瞬息萬變,目前最重要就是把華虹紡織經營好,畢竟注入自己和岳父二十幾年的心血,不可能說散就散的。
陳偉峰用他無畏的青春和熱血堅持了20年,把家族事業的重擔悄然挑起,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堅韌毅力編織出“華虹”二十年華彩樂章。我們有理由相信,不管市場如何變幻無常,陳偉峰都能帶領浙江嘉興華虹紡織經營部完成華麗轉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