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印度的棉花增產
美國農業部發布了棉花供需預測月報,與上月預測相比,報告下調了2014/2015年度美國棉花產量、期末庫存和價格。全美棉花產量下調了6萬噸,為354萬噸。受美國棉區天氣影響,報告已連續兩個月對美棉產量向下修正,但較2013年美棉281萬噸的產量相比增長是事實。
另外,印度今年超越中國成為最大產棉國,預計今年印度棉產量為675萬噸。受中國政策影響,全球最主要的兩大棉花出口國棉價不斷下跌,其中由于美棉近年對中國出口量減少以及美棉質量優于印度棉,印度棉價格壓力更大。
據印度當地媒體表示,將收購折皮棉量約85萬—119萬噸,印度棉價最低收購價折為67美分/磅,一般當年收儲當年銷售,不影響全年度供應,但影響階段供應。
綜上所述,目前新棉上市量出現緊張局面,令市場擔憂倉單注冊數量,鄭棉期價下跌大勢中近遠月升貼水轉換。外圍市場雖存在收儲政策,但與中國收儲政策不同,應理性看待對市場的影響。建議鄭棉逢高放空為主,忌盲目追漲,重點關注倉單生成數量。
相關鏈接:
近日,美國棉花公司在其10月份報告中表示,中國政府通過進口配額制來管理棉花進口量,其中包含WTO規定的最低進口量(89.4萬噸或410萬包)。超出配額部分的進口棉則需支付40%的關稅,而WTO規定之外的配額發放量由中國政府自行決定。
中國政府自行決定的配額分兩類:一類是“滑準稅配額”,稅率范圍為5-40%,按照高價格低稅率、低價格高稅率的原則交稅;另一類是“加工貿易配額”,僅針對出口加工企業,這部分配額不需支付關稅。
弄明白中國各種棉花進口配額之間的區別是為了更好的理解中國政府如何決定中國的棉花進口量。無論是WTO規定的還是中國政府自行決定的配額,都是按照日歷年度來計算。
因此,每個日歷年度的配額都分別屬于兩個棉花收獲年度(如,每年一月初至七月底,以及八月初至日歷年底)。
9月19日,中國政府宣布2015年將不發放任何自行決定的配額。這算得上棉花市場的重要事件,因為中國的棉花進口量一直是一個不確定因素。此決定表明中國的進口量將被限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這將對國際棉價產生下行壓力。
盡管2015年將無額外配額發放,但2014年下發的需在1月份之前用完的配額數量是未知的。然而,無論市場上還剩多少2014年的配額,都無法明顯改變2014/15年度中國棉花進口量下降的大趨勢,也意味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棉花庫存將創歷史記錄,這將促使未來的棉花價格進一步下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