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對歐出口增加
受益于歐盟超普惠制待遇,今年1-8月巴基斯坦對歐出口達到50.09億美元,同比增長18.1%,其中紡織品對歐出口35.12億美元,同比增長21.4%。
相關鏈接:
“十二五”以來,紡織行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強度,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取得一系列突破,大批科技成果實現了產業化,產品差異化、產業信息化、企業管理現代化等取得顯著成效,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紡織之光”科技獎獲獎項目就是中國紡織科技創新的縮影,反映了近年紡織業科技創新趨勢與特點。
新材料科技創新成為最大亮點。今年的獲獎項目中有近20項成果為纖維新材料開發方面的成果,表明新型紡織材料科技優勢繼續保持。其中“高模量芳綸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其成套裝備研發”項目,實現了高模量芳綸的國產化,結束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有利于滿足我國國防建設、航天航空等領域的迫切需求。
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合作成為紡織業科技創新的主渠道。在今年獲獎的135個項目中,有52 項屬產學研聯合攻關成果,占獲獎項目總數的39%;其中,一等獎中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占比高達73%。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合作有效提升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以產品升級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標,技術改造成為科技創新的主戰場。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動產品換代成效明顯,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
以支撐保障為基點,技術標準、軟科學成為科技創新的主紐帶。目前,紡織行業軟科學和技術標準的基礎性、原創性成果均有所突破。在今年的獲獎成果中,有8項軟科學項目和15項標準研究項目,彰顯了近年來我國在功能性檢測與評價、纖維定量分析和有害物質檢測等領域取得的成就和國際優勢。
孫瑞哲表示,盡管成果顯著,但從整體上看,紡織業自主創新能力仍需加強,創新驅動的內生動力和人才資源的支撐作用仍顯不足。由于體制、機制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紡織業科技成果轉化過程、產學研用還沒有形成有效互補的局面。要從根本上實現突破目前的創新困境,科技成果的中試和工程化研究亟待加強,以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目前,很多科技成果只是處于實驗室階段,不具備轉化條件,成果到此終止。如果中試、工程研究不到位就盲目轉化,也會造成成果轉化失敗。因此,需要加強技術研發的市場化需求導向,加強科技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研究,探索產業鏈協同創新新模式,避免成果推廣過程中的二次或三次開發,從而加快成果轉化應用的進程。”他認為,企業應該認識到,在新形勢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本質上取決于企業的技術創新、吸納科技成果的能力和經營能力。企業再通過上規模來增加效益是行不通的,只有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的主體,才能活得更好。
孫瑞哲說,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政府和行業層面也要通過政策引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為成果轉化創造良好環境。逐步建立風險補償、后補助、創投引導等方式,按照市場規律引導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資本化、產業化。同時加強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開展技術、人才、資金、政策、法律、管理等全方位咨詢活動,密切技術供給方與需求方的聯系,推動技術市場化和成果商業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