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購服裝新動向,量身定制展頭角
網購回來的服裝不合身?今后,網購服裝將進入量身定制時代,透過最新研發的3D量身鏡,16秒即可采集身高、三圍等85個數據,這些數據將發往網上裁縫店用于裁剪服裝。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表示,計劃在全省采集數十萬個體型數據,用于改進本地服裝版型,目前設于廣州輕紡交易園的3D量身系統,面向市民免費開放。
3D量身鏡16秒可量出身形
12月17日記者從廣東時裝周上獲悉,由我國自主研發的3D量身鏡,目前已由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引入廣州,并安設在廣州輕紡交易園內。該設備能代替裁縫師傅,透過快速掃描85個體型數據,完成人體3D模型的建造。有了這些數據,消費者能在任一智能裁縫網店上訂購量身定做的衣服。
在廣州輕紡交易園D區3樓的設計師俱樂部,記者看到這組設備分為3D掃描暗房,電子試衣鏡和電腦三部分。走進電話亭大小的3D掃描暗房,雙手雙腳放在指定位置上,上百個傳感器將啟動掃描,在16秒內掃描全身85個數據,如身高、三圍、肩寬、臂長等,數據將形成的3D圖像傳送到電腦。旁邊的電子試衣鏡將采集人的肖像,合成到3D模型上,試衣者便可以在屏幕上隨意換穿各種虛擬的衣服了。
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會長助理陸秀淮告訴記者,隨著服裝網店競爭日益激烈,目前廣東省順德區均安鎮已有服裝企業推出“服裝遠程定制服務”。與時裝周上的高級定制時裝不同,網上服裝定制的價格比較平民化,一般幾百元就可以量身定制一條自選款式、圖案、布料、顏色的牛仔褲。
陸秀淮介紹,目前廣東、浙江多家品牌服裝企業已引入服裝快速裁剪、縫合設備,原來流水線工人兩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用機器幾分鐘就能完成,通過技術的革新,不久的將來,顧客在“智能裁縫”定制平臺上下單,72小時內就能收到產品。
擬采集數十萬本地人數據優化版型
據了解,目前不少服裝版型均面向歐美、日韓等人士,廣東人穿起來未必稱身。陸秀淮表示,目前安設在廣州輕紡交易園內的電子量身設備,將免費向市民開放。該協會也希望與設備提供方一起與相關商業機構合作,全面鋪開設立眾多數據采集點,借此采集數十萬個本地人身形數據,以優化本土服裝的版型,讓廣東服裝企業生產的服裝更貼合本地消費者的身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