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為了轉型升級 經銷商也需要轉型升級
朱翔分析,男裝銷售渠道的一個特點是,品牌店鋪的經營者與擁有者大多是各地的加盟商、代理商,其中的加盟商很多是“夫妻店”,實力較弱,但是數量龐大。在當今的大環境下,要求總部擁有的直營店、大的代理商以及一些有實力的加盟商,往專業零售商轉型,那就需要專業的零售管理團隊、一定的規模才有調整的空間。從品牌總部來說,可能需要對一些運營、實力較弱的加盟商進行整合與優化。關閉虧損門店,進一步精簡數量,同時發力電子商務,用這個新渠道以更低價格去滿足范圍更廣的消費者的需求。
“另外,就是產品本身的定位改變,男性對時尚的需求,變化的速度其實不是太快的,款型比較固定,對品質的追求比較高,買了一套一萬塊的西服能穿很久,所以男裝的需求周期性是比較長的,所以造成它的業績不可能一直迅速地增長。所以男裝也要多迎合現代年輕人,而不是固守原來的中老年人的市場,在快時尚上多下功夫,比如ZARA就是最好的例子。”朱翔說。
記者查看海瀾之家財報顯示,海瀾之家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1.45億元,同比增70.5%;歸母凈利潤16.13億元,同比增83.57%。據悉,海瀾之家公司今年為店鋪布局期,一方面對位置不好的店鋪進行關店,另一方面新開店注重面積提升,并不以追求開店數量為主;同時電商模式采取線上線下同價的O2O模式,公司的電商銷售收入增長迅猛,預計今年增長300%—400%。海瀾之家運作O2O模式具有先天優勢:公司采取類直營門店管理模式,加盟商僅作為財務投資者,因此O2O運作不會面臨和加盟商的利益分配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男裝企業在客戶體驗方面也應該改變思維。品牌與顧客之間的聯系路徑必須無限縮短,用戶反饋的問題要立即回應并著手解決,大部分公司不是推卸責任,就是做個樣子,沒有任何改進動作,一旦被用戶放棄,就會有陰影,很難再重新喜歡。傳統的溝通方式是品牌公司到代理商,代理商再到經銷商,經銷商再到門店,最后才傳遞到終端的顧客,使得品牌公司一直沒能去關注顧客對品牌的體驗度,這也導致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越來越低。接下來,品牌與客戶溝通的模式必須改變。”吳悅進一步表示。
同時,也有業內人士稱,男裝企業的轉型調整還需要充分考慮男性的消費特點。男裝的消費群體一般是27歲或35歲以上的成熟男性,他們的審美觀、對產品、風格的需求以及對品牌的選擇,都是相對穩定的;他們擁有較好的購買力與消費水準。相對來說,男裝市場更講究品質消費,產品的品質就是生命。
李鵬則認為,男裝品牌遇到的是系統性的問題,所以需要從源頭上去改變。他介紹,服裝產業價值鏈一般的利潤分配結構是設計占40%,營銷占50%,生產占10%,即設計和營銷處于價值鏈的高端,經濟附加值較高,生產加工處于價值鏈的低端,附加值最低。按照服裝行業整個價值鏈的分析,各類企業按照自身競爭優勢參與價值鏈分工,從而各自可獲得最大的收益,但目前我國大部分服裝企業處于價值鏈低端,這就是業績下滑的根源,所以要從根本上去改變,才能讓男裝乃至服裝行業走出低谷。而我國大型品牌服裝企業目前較重視營銷環節,設計業務則分散于ODM企業、品牌服裝企業、專業服裝設計企業及服裝設計工作室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