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漸近令棉市遭遇雪上加霜的困境
近期,國際油價下破45美元/桶占據了各家媒體和財經網站的重要位置。國際上多個著名經濟分析機構和專家對油價重挫紛紛發表意見,油價重挫開始讓市場變得狂躁不安。
油價持續走低與棉花市場的關系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仔細分析可以發現,油價重挫已對棉價造成了重大影響,“能源大享”和“白富美”之間已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
“油價下跌肯定會令棉花下游產品價格受累,原油市場的很多下游產品和棉花市場的下游產品是同臺競爭關系,你能說油價和棉價沒有關系?”山東棉花貿易商李英說,更為重要的是,油價大幅下滑正在改變市場對國內外經濟走勢的預期,棉花市場的外部環境將因此發生重大變化。
自去年6月下旬國際油價從100美元/桶以上接連下破90美元、80美元/桶......直至當前下破45美元/桶以來,市場普遍認為,油價下行造成的直接后果將是全球經濟通縮。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依靠出口拉動需求的國內棉花市場必定會低迷不振。
廣州市愛紗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吳發新說,現在紡織行業很不看好后市,由于經濟動蕩,加之長期訂單偏少,沿海服裝出口企業等采購棉紗的積極性很低,同時春節假期的臨近也讓企業不敢保留過多的庫存,國內棉花市場基本上不存在重要利多因素。
據調查,當前全球棉花市場供應過剩較為嚴重,其中國內棉花市場當前年度期未庫存將結余1200萬噸左右,相當于國內一年以上的消費量。美國農業部剛剛公布的1月月度供需報告則顯示,作為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費國——我國的棉花需求不斷轉弱,而美國棉花產量仍在增加,加之國際產棉大國印度出口量上調,全球棉花供應預期將增大。
“供應充足、庫存龐大、需求不振,加上國際油價重挫又撲滅了市場依靠出口增長拉動棉價走高的希望,國內棉價疲弱的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李英認為,國內棉花市場目前雪上加霜,今年春季前棉企最好不要抱有棉價上漲的念頭。
目前,國內棉花、棉紗市場購銷清淡,下游企業普遍抱著觀望態度,一些下游廠家雖然生產周轉庫存不高,但備貨的積極性依然很低。另據了解,隨著春節假期臨近,棉企資金趨于緊張,軋花廠、紡織企業壓價出貨的現象并不少見,這加重了市場看空棉價的心理。
由于內地棉花補貼實施方案仍沒有公布,河北、山東部分農民手中仍囤積較多的籽棉沒有出售。而由于皮棉價格持續下行,很多軋花廠難以實現順價銷售,一部分前期加工未實現銷售的棉企已出現虧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