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前棉紗將做何走勢
市場傳言江蘇南通紗市純棉紗價格反彈,部分廠商成交價較之前反彈100-200元/噸,需求回升。筆者多方求證,不少市場人士反映,近日該市場純棉紗 需求確有回升,但依然局限在剛性需求階段,下游部分織廠年前為完成訂單或者追趕生產計劃存在補庫需求;不過多數廠商對節前行情不抱希望,并表示近期發貨量明顯減少。
市場行情好與差并存的局面,打破了舊有的供需格局,進而出現了成交價反彈和低價惜售的雙重現象。據悉國內常規純棉紗整體依然呈現弱勢持穩的格 局,供應充足而需求偏弱的格局尚未改變。
談到利潤,依然是紡織企業的痛。據筆者了解,2014年多數紡企純棉紗盈利堪憂甚至虧損,尤其是2014年上半年,用棉成本高企、常規純棉紗銷售不暢、行情 單邊下跌,使得紡企經營備受煎熬。不過,自4月份棉花拋儲價大幅下調開始便給紡企帶來了絲絲暖意,5月份前后一些紡企利潤實現轉正,但是僅保持在300元 /噸左右。
棉花實行直補后,棉價成本的大幅走低,紡企四季度盈利狀況大為改善。當前多數紡企常規純棉紗有利潤,但是幅度不大,多在200元/噸左右,不過,高配包漂白等紗利潤較好,可達1000元/噸以上,但盈利較好的紡企不多。進入2015年,依然持續這種情況。
相關鏈接:
新年以來,鄭棉期貨波瀾不驚,主力1505合約圍繞13000元/噸一線徘徊,等待方向指引。雖說本年度美國和中國的棉花種植意向雙雙走低,減產預期增強給棉價提供了較強支撐,不過面對國內下游偏弱的用棉需求,棉價上行還是缺乏足夠的勇氣。隨著春節臨近,紡企開工率持續下滑,純棉購銷呈現疲態,預計節前棉價還將維持盤整走勢,待節后下游補庫需求拉動,鄭棉才有望迎來上漲時機。
近5年來,國際棉價持續下跌令全球棉農繼續植棉的意愿跌至冰點。據彭博社調查,本年度美國棉農植棉意愿顯著降低,預計美國棉花種植面積將大幅減少至973萬英畝。而根據中國棉花協會在今年1月對內地12個省和新疆自治區310個縣(市、團)2760戶棉農進行的調查結果來看,準備在本年度減少植棉面積的棉農占59.65%。
其中,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棉農因棉花價格低、產量不高、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預計2015年種植意向將分別下降42.21%和41.87%,而新疆棉區種植意向也將減少11.5%,預計全國平均種植意向下降25.4%左右。預計2015年全國植棉面積會從2014年的5902萬畝,再度減少1172.56萬畝,至4729.44萬畝,降幅達19.87%。
除中美兩國在本年度植棉面積和產量會大幅下滑外,印度棉花種植面積也會減少。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發布的2月產需預測發現,預計2015/2016年度全球植棉面積會下降6%左右,為3160萬公頃。如果按777千克/公頃的近5年全球平均單產來推算,全球棉花產量為2460萬噸,同比減少6%,創2009/2010年度以來最低水平。
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預計2015/2016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為2470萬噸,同比增加2%。這將成為近5年來棉花消費量首次超過產量的一年。盡管供需缺口只有10萬噸左右,與中國巨大的棉花庫存相比仍然是杯水車薪,但卻有望在今年結束國內棉市持續攀升的庫存消費比,供過于求局面有望改善。而國內棉市,預計依然會采取先保障新棉銷售,之后才會拋售國儲棉和放開進口棉的政策。因此,在全球棉花減產背景下,國內棉市供應壓力將有所減輕。
中長期來看,棉市供過于求的格局會逐漸轉向,有利于棉價穩步上揚。但春節以前受下游需求端拖累,棉價還將繼續盤整。據筆者了解,由于長假臨近,國內紡織企業正加快步入春節前的清淡時期,減產幅度繼續加大,整體平均開工率已下滑至50%以下。在終端需求匱乏的背景下,棉紗價格易跌難漲且銷售量繼續萎縮,多數廠商會選擇在春節前十天左右關門歇業,因此節前棉市需求料維持疲弱,復蘇還需等待節后旺季到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