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文藝女洪晃:雕琢的“女王殿下”
何謂文藝女,在我的印象中應該是骨子里的先鋒派。她們不一定會叛逆,不一定會執拗,不一定是憤青,但是一定是思想獨立且有教養的人。拋開洪晃的頭銜和從業經歷,在我心中,這位胖姐姐首先是一個文藝女,有顆求美、敢帥的心。
在獨立女裝喬JO QIAO DING 2015新品發布會上,記者終于近距離見到了洪晃,這位在時尚圈有著特殊地位的不雕琢的“女王殿下”。
第一問:您究竟是怎么看待如井噴式冒出來的諸多獨立原創設計師的?
洪晃說:“Jo這一季的衣服有很深的東方感覺,像Jo這樣的年輕設計師的設計可能每一季秀都不能說是完美的、不是登峰造極的,那是因為他們太年輕,只要他們能繼續下去,就能找到中國時裝的風格。”
兩年前,得知她與薄荷糯米蔥(BNC)的關系,一直在想文藝女可以經營好買手集成店嗎?并非對買手制的懷疑,而是對于一個文人來說,買手店畢竟是生意,而文藝女真的適合做生意嗎?文化、藝術、設計與商業似乎總是難以調和的矛盾體,這樣的疑惑始終縈繞在心里,盡管自己作為一個極度感性的人也幻想著有一天可以在商戰中所向披靡來著。
然而,每次面對媒體的提問,洪晃“暫時不透漏”的回答,也讓記者對洪晃的生意多了一絲想象的空間。如果洪晃的店不成功,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離洪晃最近的應該是蘊含著厚實文化底蘊的奢侈。 有人說過奢侈品是在極美的事物中,用文化的獨特視角進行氣氛和細節的雕琢和設計,從而產生對價值的創造。如果是這樣,我認為,洪晃經營的時尚內容應該屬于“奢侈”的范疇。
而在她店鋪中的產品多是年輕的獨立原創設計師尚未完全風格化的作品,作為一個和這些人同齡的人,我知道這個年齡的人難以擁有的那份心境和做出好東西的那份老練。
第二問:現階段,您如何看待國人的品味?
她是這樣回答的:“中國與設計、與藝術有關的價值觀念太單一,只重視錢,這是所有問題的根本。渴望要錢,錢成為證明成功的一切,就忽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價值,這是中國服裝設計方面的弊病,就是太急功近利。”
古往今來,生意人也是有節操、懂節制、有原則的,所以很多媒體表面在關心她生意做的好不好,其實都在想要知道后面那一串數字,而生意本身那份苦心經營卻少有人注意。
大眾對她本人犀利語言的看法,我總是不愿意多看,如果喜歡她,為什么要聽信傳聞,眼見為實。任何講道理的人的高冷、犀利首先應該帶著對自我尊嚴的捍衛,然后才是對旁人的尊重,當然是對那些值得他尊敬的人,我們為何要對這樣一位可愛的胖太太太多苛求呢。
回憶三年前看她出版物的印象,從內頁的插畫、文字的編排上來講,總覺得這與時尚集團出的厚本雜志不同,時尚視覺大片作為“廣告插頁”的意義尤其突出,而非作為雜志內容的一部分。這本雜志是日常的,有著居家過日子里的家長里短;它是深刻的,有著行走路上的體悟和覺醒;它是時尚的,因為你總能從文字中品讀出先進文人的引領性。沒錯,就是文人氣質,就會文藝情懷,也讓她的雜志與眾不同。
第三問:對中國一部分設計師對自我標簽化設定的態度,您是怎么看待的?比如“新中裝”的定義。
她說:“那天,我采訪安娜,她說中國一部分設計師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找到自己的語境。中國部分設計師需要找到用‘中國話’來表達語境,這還需要時間。我同意她的觀點,但是我覺得很快就會有產生這樣的設計師,他應該是通過實踐和實驗把東方的感覺放到今天人們穿戴的方式中去。”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本土時尚的自信和謙遜,有著獨立的觀念和見解,所以她所堅持的時尚必是非同凡響的。
記者思索,時尚的影響力不在于裝腔作勢和大牌加身,而就在于你的每一次發聲有多少人愿意為此而等待,你的態度有多少人頂禮膜拜,你的觀點在多大程度上改變著時尚的現狀。通過這次對洪晃的短暫采訪中,記者感受到了時尚的影響力,而這影響力勢必會影響到時尚的生意。
在我心中,時尚需要領袖,生意需要老板,于這兩者而言,洪晃足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