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時需遵守“規則”
專門從事中國對美投資業務的美國博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克·馬戈利斯說,在投資交易獲得批準后,中國企業在美國犯錯誤往往是因為對監管和文化背景缺乏了解。
美國海博國際律師事務所駐上海代表處的非合伙律師詹姆斯·張(音)說,總的來說,在進行海外投資時,中國企業必須遵循某些登記手續或得到當局批準。國有企業還必須遵守關于國有資產或資金的規定。假如這家中國企業已經上市,可能還需要額外披露信息和公布報告。
除了了解和穿行兩國監管投資的官僚主義“迷宮”之外,中國企業還需要了解一些事情上的文化差異,包括律師的使用和如何正確應對合規問題或監管機構的質詢。
另一個問題是對如何在美國使用律師缺乏認識。馬戈利斯說,美國律師在與中國企業高管見面時,往往以為這些中國客戶準備把他們當作可以信任的顧問,但中企高管在國內通常并不是這樣使用律師的。
馬戈利斯和海博國際的顧問喬治·王(音)都認為,另一個障礙是美國的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根據該委員會今年2月向國會提交的2013年相關審查年報,中國連續第二年成為被提起國家安全審查最多的國家。
相關鏈接:
在種種市場推動因素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于童裝產業。奢侈品集團Burberry宣布將其童裝品牌收回自營,顯示出對童裝市場的高度重視。輕奢侈品牌Kate Space也將在今年推出童裝產品。據悉,中國高端嬰童裝市場的規模已經超過300億元。
“家門口新開的購物中心里,男女裝品牌寥寥,而兒童業態卻占了兩層。”小白領張旭說,“跟兒童沾邊的產業在購物中心里越來越常見了。”
如張旭所說,不僅是兒童服裝,包括體驗式的兒童業態在內的整個兒童產業,已經成為了各大購物中心的“客流發動機”。
“未來幾年,兒童產業一定會呈現井噴式增長。”神采飛揚投資機構策劃總監周先生表示,“看好兒童產業,是我們商家和商場一致的共識,也是為達成共贏的局面。”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不斷上升,對于童裝的消費能力亦不斷增強。據統計,童裝的人均年消費由2008年的350元上升至2012年的740元,年增長率高達20%。相關人士預測,到2017年,童裝的人均年度開支將上升至近1700元。
同時,80、90后進入了婚育高峰期,這些年輕父母對產品的質量、時尚的設計甚至品牌象征有著殷實需求,而不再糾結價錢的高低。
“一方面是市場逐漸成熟,80后、90后父母的心理、心智也包括經濟方面的提升,對審美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們也確實看到了這一塊市場的空缺。” Mitti品牌經理說。與杭州本土女裝品牌OTT隸屬于同一家公司的Mitti,同樣定位中高端消費市場。
在服裝業遭遇寒潮的背景下,童裝被稱為行業內最后一塊蛋糕。去年童裝已取代快消品,一躍成為零售商目前銷售額最大的品類,銷售規模達到1400億元。為此,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把目光瞄向了童裝行業,其中不乏國際大牌、本土品牌以及風頭正旺的輕奢侈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