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美國意向植棉面積低于USDA農業展望論壇的預測
美國農業部將于6月30日公布實播面積報告。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過去20年美國陸地棉實播面積和意向面積的差距在6000英畝—211.6萬英畝,平均值為60.6萬英畝。
意向面積有12次低于實播面積,8次高于實播面積。天氣、棉花價格和其他作物的價格將繼續影響棉農的種植意向。國外人士認為,美國意向面積報告沒有體現得州玉米和高粱播種延遲的事實。
據美國農業部統計,截至3月29日,美國得州的玉米播種只完成了20%,高粱播種只完成了11%預計有相當一部分玉米地將改種棉花。
此外,4月6日美國農業部將發布2015年第一份棉花生產報告。
根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2015年美國意向植棉預測報告,2015年美國意向植棉面積為954.9萬英畝(5801萬畝),同比減少13%,為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其中陸地棉面積為939.9萬英畝(5710萬畝),同比減少13.3%,皮馬棉面積為15萬英畝(91萬畝),同比減少22%。
這個預測低于USDA農業展望論壇的預測,但高于市場預測的944萬英畝和NCC預測的942.8萬英畝,總體處于市場前期預測的中間水平,對市場來說基本屬于中性。
ICE期貨5月合約在報告公布后的10分鐘內跌至盤中最低點62.17美分,接下來的30分鐘內迅速回升并中幅收高,收復了前日的部分失地。
具體看,除俄克拉何馬州以外,其余產棉州的植棉面積均有所減少。產量最大的得州陸地棉面積為570萬英畝,同比減少8%,占美國陸地棉面積的60.7%。
美國東南地區減幅為18.1%,中南地區為27.5%,西南地區為7.5%,西部地區為30%。
相關鏈接:
經歷了三年“穩賺不賠”的買賣后,棉花加工企業進入了洗牌階段。本年度以來,失去了國家收儲的支撐,從山東到河北,軋花廠經營情況普遍不及往年。
國內棉花種植面積縮減,加工企業“僧多粥少”的局面進一步加劇。然而,皮棉價格卻在年前的小幅反彈后,一蹶不振。一方面國儲庫存高企壓低了皮棉價格,另一方面加工廠之間為了搶籽棉保證開工,只好提高收購價相互競爭,利潤被進一步壓薄。籽棉難收,加工微利,甚至虧損,已是軋花廠共同的“心病”。
2014年度,幾乎一半的軋花廠選擇停工或轉行。據統計,山東德州85家400型棉花加工企業中,2013年度開秤收購加工的有69家,2014年度則下降至52家;2014年度山東濱州34家軋花廠中,只有十幾家開工運營;河北冀州15家400型棉花加工企業中,2014年度開秤收購加工的僅七八家。
山東德州武城縣星海棉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他了解,目前當地棉農手中只剩下10%的籽棉,收購已接近尾聲。今年加工量比去年少一半,且加工幾乎無利可圖。該負責人認為,除了高等級產品,未來皮棉價格仍不樂觀。軋花廠今年的生存環境尤為艱難,只有規模較大的企業,才能承受正常開工。
山東東營五洋棉業今年收購的籽棉折合皮棉僅5000噸,與之前收儲年份相比,減少了2000—3000噸之多。而且,由于皮棉價格一路走低,為避免存貨積壓造成進一步虧損,他們采用快進快銷的策略,春節前已將加工成品銷售完畢。山東冀州一家軋花廠甚至在收購籽棉后,直接將籽棉轉賣,不再開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