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產業中西部大轉移應尋找突破口 實現區域結構優化
國內紡織業從東向西產業轉移必須尋找“新突破”
與企業加速開拔海外形成對比的是,國內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進行產業轉移的速度正呈現放緩的現象。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預期的目標是“中西部地區產值比由2010年的17%提高到2015年的28%,每年提高2個多百分點”,但是現實情況比預期的要緩慢。
從本年度中紡聯春季大調研的情況來看,也是如此。本年度春季大調研對于“區域結構調整”進行了走訪,主要調研地區是近兩年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比較成功的省市——江西、安徽兩省。這兩省的調研情況顯示,現在國內進行產業轉移的步伐在一點點放緩,由于國家整體各項要素成本的剛性上漲,中西部地區的優勢漸漸消失,再加上產業鏈配套等方面的產業環境不夠成熟,對于東部沿海地區企業的吸引力漸漸地變得越來越小,因此從東向西進行產業轉移需要在“新常態”下“新的歷史階段”尋找到“新的突破口”。
“區域第一”的增速下滑
不可否認,江西、安徽兩省作為中西部的重要地區,近兩年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成效還是非常顯著的。2014年江西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322億元,位居全國第8位,中部第3位。比“十一五”末增長1.8倍,年均增長28.9%,同比增長18.4%,高于全國行業平均水平11.6個百分點,增速位居中部地區第1位。
2014年安徽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832億元,位居全國第10位,中部地區第4位。同比增長12.7%,高于全國行業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增速位于中部地區第2位。
作為第1位和第2位的江西、安徽兩省,幾乎可以代表著整個中西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情況,或者說是最優的情況。以江西為例,“十二五”以來的2011~2014年,江西紡織服裝行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34.2億元,占全國的7.09%,占中部六省同行業投資總額的22.23%。
通過產業轉移,江西紡織行業規模快速壯大,全國位次全面前移,繼2011年行業主營收入突破1000億元之后,2014年再突破2000億元大關,實現“三年翻番”。在全國同行業的排位從2010年的第12位前移至第8位。而從落戶項目來看也是如此,比如九江市每年落戶的紡織服裝產業項目數量占全市落戶總項目數的1/5以上。應該說通過產業轉移,江西省的紡織工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隨著整體實力的提高,省內產業漸漸呈現了一些自身的特點。目前江西省紡織產業發展有一個顯著特點是,服裝產業在近兩年增加的紡織項目中的占比極大,成為了全省紡織行業第一大子行業。數據顯示,2014年江西省服裝主營收入(1234億元)和利稅(137億元)均占全行業的過半以上。
除此之外,通過引進大型企業,如金源、華孚,江西省的棉紡產能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形成了奉新、瑞昌和德安三個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的紡織產業基地,其中企業大部分是行業高水平的產能。據悉,2014年全省棉紡產能達到520萬錠,其中80%為承接高水平棉紡產能。
江西省是中西部地區承接的典范,有著棉花、苧麻的生產基地,為了吸引東部地區企業進行投資,其成立了以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小組主抓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省政府重視再加上一系列優惠的稅收政策,積極承辦各種產業轉移工作交流會,做好規劃、創新招商、落實服務等等一系列工作逐次推進和效果疊加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然而在2014年,江西省紡織服裝行業持續了多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態勢突然發生了變化,固定資產投資首次出現了同比下降,全行業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5.8億元,同比下降6.7%,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4%形成明顯反差。
新階段的艱難突破
江西只是一個代表,當前國內紡織產業轉移整體呈現“增速放緩”的態勢。從數據來看,2010年,中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只有1450億元,到2011年只有一年時間,固定資產投資就增加到了2156億元,而且同比也分別增長了46.5%和56.7%,遠遠高于同期東部地區的19.1%和25.3%。但是到了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中部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為2498億元、2791億元和3228億元,增速分別為15.9%,11.7%,15.6%,增速回落非常明顯。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紡織行業的區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移也隨之邁入一個新階段。“增速放緩”應該是這個“新階段”的最直觀表現。有分析指出,對于“增速放緩”的原因有受行業總體增速趨緩的影響,也有受省內政策導向變化的影響,還有受部分企業海外布局的沖擊影響總之從東部向中西部的產業轉移已經“趨緩”,并且未來可能還會繼續“趨緩”。
行業人士表示:“當前階段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和驅動力正在發生變化,前期產業轉移主要是要素成本、政策等因素,被動的情況多一些,現在單純依靠成本優勢吸引產業轉移的方式已經乏力,隨著省內轉移、選擇性轉移等模式出現的情況下,企業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發展和產業布局的需要進行更主動、積極的轉移行為。”
而且現在許多西部地區的產業環境確實不足以支撐企業進駐后的良性發展,有的企業表示:“有些地區缺乏面輔料和服裝等制品的批發市場,銷售成問題”;有的企業表示:“有些地區印染后整理發展滯后,許多面料不是我們生產不出來,而是后道整理工藝太過落后。”再加上國家對各地區的稅收等優惠政策清理規范,各省市在土地、稅收、補貼等方面可施展的空間越來越小,以及普遍上漲的勞動力成本,所有的一切變化都使得中西部地區吸引東部地區企業進駐的優勢越來越小,已經遠遠不及東南亞等國家的吸引力。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東部地區的產業發展受資源、環境等因素的制約已經到了可以承受的頂端。未來幾十年,東部地區的主要任務都將集中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新建產能可以說受到嚴重限制。因此對于中西部地區來說未來的發展還是有著很大的空間,只是在今后的產業轉移和區域結構調整應該更加注重科學性、可持續性、高起點、高水平的建設。有行業人士給記者總結了一下三個方面的“結合”:一是與國家大的方針政策結合,比如一路一帶、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區域戰略,促進區域間的產業合作;二是與內需市場和城鎮化發展相結合,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消費市場潛力的發揮;三是與優化市場競爭環境、培育提升創新能力相結合,建設好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環境,完善公共服務條件、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因此,在新的歷史階段,中國紡織的產業布局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推進,中西部地區需要針對自身不同特點,結合產業發展,尋找到新的突破口,繼續實現紡織產業的區域結構優化,加速推動中國紡織強國的宏偉目標實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