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加工促進我國畜牧業(yè)發(fā)展 符合國家利益無礙環(huán)境保護
近十幾年雖然中國的皮革制造業(yè)發(fā)展極為迅速,可是日益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皮革發(fā)展的瓶頸之一。
眾所周知,皮革產業(yè)對環(huán)境具有強大破壞力,在制革過程中會使用大量化學原料(如重金屬鉻)、耗費大量的水資源;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毛、廢脂、大量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及帶有惡臭氣味的廢氣,都會對周邊環(huán)境產生極為負面的影響,其產生的危害往往需要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治理才能消除。在
我國許多皮革行業(yè)專家和學者都認為原皮加工是嚴重污染環(huán)境的一環(huán),甚至認為進口原皮到國內進行加工是將污染帶到國內,將“禍水”倒向中國。其實未然。
無可否認皮革加工是污染較重的行業(yè),將一張生牛皮加工成成品皮革需要排放1噸以上的污水,企業(yè)需在污水處理上持續(xù)投入大量資金。于是,一些皮革加工企業(yè)開始轉型,不再加工生牛皮,而是直接購買國外的藍濕牛皮,再加工成成品皮革,這樣就能大大減少污水排放。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原皮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就連全世界原皮生產大戶——美國,都頒布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來鼓勵將原皮留在美國進一步加工,,待進一步鞣制成藍濕革后再出口,提高附加值。因為原皮深加工的利潤較大,只有在原皮的產出超過美國的制革能力,或者鞣革在美國不再賺錢的時候,美國才肯將原皮出口。由此可知,美國如此強大,對環(huán)境保護如此嚴謹的國家,都將原皮加工盡可能的留在國內,所謂的“禍水”只是一些人的無知而已。至于附加值,制革工業(yè)成品價格是原皮的2至3倍,毛利率一般在15%-25%,遠遠高于一般行業(yè)。
我國的鄰居,例如日本、韓國、印度、泰國、巴基斯坦等國都對原皮進口實行免稅政策,而我國卻制定了進口原皮課稅保護政策,以此來阻止這“禍水”的危害,實在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加上我國是一個資源短缺的國家,大量進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是基本國策,也符合國家利益。
除此之外,不少人認為限制原皮進口可以保護我國的畜牧產業(yè),這其實也是一個錯誤的認識。相反皮革加工能大大的促進我國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因為制革能力越強,對畜牧業(yè)發(fā)展更有利。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如果課以重稅,限制進口,只能使皮革行業(yè)陷入困境,不但不能保護國內的畜牧產業(yè),反而會影響牛原皮的正常銷售。其實從多年的制革發(fā)展軌跡來看,我國制革行業(yè)能與國際接軌,正是通過不斷進口原皮而使得技術得以進步的。
雖然這種觀念愛國動機可嘉,但遠遠脫離了實際,對中國有害無益。正如我們國家的彩色電視機,并未因開放國外產品的進口,而使我國產品陷入困境,事實恰恰相反,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反而大大提升了我國電視產品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使中國邁向電視機出口大國的行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