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旺季被聚酯行業寄予“翻身”希望
PTA市場這種極端行情源于上半年原油階段性反彈、裝置意外事故等因素,PTA庫存從上游轉移至下游,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下游的備貨需求。一旦消費終端進入淡季,下游企業的開工率會迅速下降,層層傳導至上游,導致庫存高企。
與上游PTA廠家的“連連失血”不同,得益于遠東石化裝置的退出以及翔鷺石化爆炸的意外事件,今年上半年,下游聚酯行業的效益一度明顯改善。但最近兩個月來,這樣的“好日子”也走到了盡頭,聚酯行業再次背起了沉重的包袱。
以聚酯POY為例,1—5月平均每噸盈利達到215元,但從6月起,形勢急轉直下,平均每噸虧損超過500元。間隔短短一個月,聚酯行業便冰火兩重天。
據華西村化纖總廠采購部經理孟憲利介紹,目前華西村化纖廠以生產滌綸短纖為主,擁有30萬噸滌綸短纖產能。“淡季下游紗廠訂單不多,需求較弱。此外,價格持續低迷的棉花對滌綸短纖有一定的替代性,打壓了滌綸短纖的價格。”孟憲利稱,截至目前,聚酯滌絲價格在2008年低點附近,短纖生產虧損300元/噸,市場中小線關停,大線開工七成左右。
聚酯產能大廠桐昆集團近期也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今年上半年的形勢明顯好于去年,但最近一段時間行情比較糟糕。目前集團長絲的產量由上半年的9500噸/天降至8500噸/天。”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坦言,當前下游的布銷售不暢,這點從與布配套的印染廠的交貨時間可以看出。“生意好的時候,印染廠一周才能交貨,提前拿貨還要加錢,現在一般第二天就可以拿貨了。”
“目前我們公司負荷八成,開工率偏高。”華宏化纖銷售總經理胡新民坦言,即便是生產虧損也得開車,不然會面臨銀行抽貸風險。據他介紹,對一家企業來講,5億元現金流一年虧5000萬元可以扛上10年,中間若撐到某個有利潤的年份就可以活下來,“然而一旦停車,銀行以及其他債主催債,工廠會有立刻倒閉的風險,當前維持高開工其實有種碰運氣的心理”。
除此之外,市場人士更多認為,之所以維持高開工還是因為對接下來的旺季行情有期待。
宮慶彬解釋說,今年上半年非旺季時聚酯企業一度出現較好的產銷,其對下半年的旺季肯定會有一定期待。雖然目前企業經營效益不佳,但心態整體偏樂觀。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一些相關企業的證實。“今年下游市場的季節性特征較往年明顯。”盛虹集團采購部經理陸明華表示,過去幾年,由于產能過剩及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淡旺季的區別不明顯。而隨著產業結構的穩定,PTA低開工率成為常態,加之終端需求回升,供需結構平衡,季節性波動對價格的影響再度顯現,接下來秋季的旺季行情值得期待。
“聚酯相關產品價格后期或呈振蕩偏強走勢。”在三房巷集團相關負責人卞志偉看來,9月前后終端需求會有季節性回升,訂單會有所增加,屆時聚酯行業將迎來“翻身”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