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百貨做什么事都被萬人詬病
一個百貨營業員照顧三個顧客的黃金時期早已過去,百貨到底做錯了什么事,還是做什么事都是錯?
李女士在上海徐家匯太平洋百貨做保潔已經 9 年了,每天工作 12 個小時的她正彎著腰用拖把掃去二樓走廊上的細屑,她時不時得停下來讓路過的行人通過,11 月 20 號這天二樓的人比往常多一些,因為今天是太平洋周年慶 85 折的第一天。
“我現在比以前更累了。” 她說。在過去,李女士還有兩位同事和她共同分擔這一層樓的清潔,但現在,這個重擔全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身上。在我們走訪的其他百貨公司,也大多是這樣的情 況:百貨商場不再紅火,它的不景氣直接導致了百貨業的裁員。 而空曠的購物通道,也的確不再需要從前那樣高頻率的打掃。
百貨行業的低迷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2012、2013、2014 年百貨業關店 7 家、15家、23 家。關店潮并沒有結束,截止 2015 年 6 月 30 日,百貨關閉 25 家,上半年的關店總數甚至超過了 2014 年一整年的數量。而在掙扎中尚存的百貨,營業面積比去年同比減少 1619.65 萬平方米,相當于減少了 81 個西單大悅城。
百貨業的艱難并不是中國獨有,今年 “雙11” 頭一次進駐天貓的美國梅西百貨,在 9 月也宣布將關閉 40 家店,“反正他們現在買的東西都是我們不賣的。” 梅西百貨 CEO Terry Lundgren 說。
百貨商場曾經是 20 世紀美國人以及 21 世紀早期中國人愜意的購物去處,如今卻盛況不再。為了拯救困境,傳統百貨也在大力擁抱著新技術,上海天山路的匯金百貨就在11 月推出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功能。過去,從找卡、付錢、到簽字可能會花去 1-2 分鐘,而現在掃描二維碼只需要 30 秒。下個月,顧客還可以直接在手機上下單完成付款,再也不用到處尋找收銀臺。
但是這樣“創新”的支付方式真的能拯救百貨業的低迷嗎?
26 歲左右的張曉正在匯金百貨一樓試穿一雙女士短靴,她逛百貨的次數比前兩年減少了。她并不知道匯金推出了新的支付方式,當被問到,新的便捷支付方式會鼓勵她常來百貨嗎?她的第一反應是,“那打折嗎?不打折的話,換個支付方式也沒啥意思。”
在匯金百貨二樓的 Only 店,店門右手邊掛著一件寬松的泰迪絨風衣,標價 999 元,“今天百貨打折,折后價格是 599 元。” 售貨員告訴我們。而 Only 在天貓上的旗艦店主頁,同款風衣 5 折再減 30,價格為 499.5 元,這個月這件風衣已經在天貓上銷售了 4061 件。
今年全國各地的百貨都開始做線上建設,今年 3 月萬達成立了電商平臺“飛凡網”,銀泰網更早一些。上海百聯股份旗下的第一百貨商店、永安百貨、東方商廈、第一八佰伴等都開始做百貨業口中的“全渠道”建設,即線上線下結合,不用到實體店來,也可以在網上購買實體店的物品。
但做“全渠道” 真的有用嗎? “效果還不是很明顯。” 上海百貨行業協會的秘書長王瀏河告訴記者,他認為百貨正在轉型,從量變到質變還需要時間。 在百貨業有28 年從業經驗的王瀏河回憶到,“以前我們對營業員的要求是“敬一問二照顧三”,先接待第一個客戶,趁他看商品時,詢問第二個顧客,你需要買什么,做一些思想準備。同時還要照顧第三個客戶,請他稍等。 ”
一個營業員照看三個顧客的黃金時期早已過去,而現在呢? “三個營業員,一個顧客,都倒過來了。” 他說。
除了增加電商,今年徐家匯匯金還全面改造了衛生間,增加了母嬰室,調亮了電梯燈光。上海的其他百貨也相繼增添了無障礙通道、放置板凳供顧客歇腳。
也許這些改造看起來不是那么驚艷,你甚至可能沒有注意到,但它們并不便宜,尤其是在百貨業利潤逐年減少的情況下。匯金百貨也只裝修了徐家匯店,“畢竟改造一個衛生間要 30 萬,一般不會去改造的 。” 匯金百貨副總經理張建芳告訴我們。 “花錢是很容易的,花錢太容易了。” 他的語氣有些無奈。
近幾年百貨已經給我們留下了價格貴,品牌也不知名的印象 。“中國女裝的倍率(倍率等于服裝零售價除以服裝成本)最高能達 20 倍,打一折還有 2 倍。”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主任王耀說。
百貨商場把地盤租給品牌商,做起“二房東”,由品牌商負責進貨及銷售,但隨著地價攀升,給百貨商場帶來了租金壓力,而百貨連同人工、水電等增加的成本,都轉手交給了品牌商,品牌商只好 “猛漲倍率,搞大促銷忽悠消費者。”
百貨知道自己在價格方面沒有優勢,也在努力做著其他嘗試,比如自己做電商,推出網上商城和 app。 匯金 12 月即將推出自己的 app,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商場的 VIP 會員。 過去,當天消費超過 500 元才能拿到 VIP 普卡,金卡消費要超過 5000 元。而現在,只要下載匯金 app,就可以成為 VIP 會員。
匯金徐家匯店和天山路店一共有 14 萬會員,但活躍度不高,一年內到商場消費至少一次的會員只有 7-8 萬左右。會員本來是一種排他機制,讓部分人群享受特殊待遇,從而培養他們的忠實度。匯金這次放低姿態,一是說明了會員不再熱情,二是想通過app 記錄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從而能像網絡追蹤我們的 cookie 一樣知道每個會員的偏好 。
這么做,也許會員量是會增加,但是否能激勵他們購買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