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棉花需求量呈現疲軟的狀態
2015/16年度隨著中國配額量大幅減少,以及國產棉價格下跌,中國棉花進口量大幅減少,對國際棉價形成壓制。但與此同時,東南亞其他國家,如越南、印尼和巴基斯坦等則加大了棉花進口量。墨西哥、越南增加了對美棉的采購量,而巴基斯坦由于部分棉區遭遇洪災,棉花產量受損大減,加大了對印度棉的采購。
2015/16年度,全球產量大幅減少,消費有所上升,庫存量減少。全球主要產棉國產量均出現下降,其中中國、巴基斯坦和美國減產幅度較大。全球消費量中中國和巴基斯坦消費量下降,越南、孟加拉國以及印度的消費增加明顯。全球庫存量中,中國和印度庫存量下降明顯。
美國農業部12月報告顯示,2015/16年度全球棉產量下調至2258萬噸,與2014/15年度相比,全球產量減少了335.4萬噸,減幅達13%。全球用棉量調至2425.2萬噸,與2014/15年度相比全球產量增加了20萬噸。全球庫存下調至2272.9萬噸,與2014/15年度相比,全球產量減少了165.9萬噸,減幅達6.8%。
預計2016年隨著棉價下跌,內外棉價差逐步縮小。受國家控制進口配額限制,作為棉花最大消費國的中國進口棉花量將和2015年相差不大。因此2016/17年度,全球棉花銷售壓力仍然不減,國際棉價也難以抬頭。
相關鏈接:
作為我國傳統出口產品的紡織品及服裝前11個月累計出口2570.26億美元,同比下降5.79%。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997.6億美元,同比減少2.6%;服裝累計出口1572.67億美元,同比減少7.71%。
出口形勢不佳,訂單量下滑,一方面是受全球經濟疲軟,需求弱勢,尤其是占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出口比重近30%的歐盟和日本經濟不振影響,我國訂單大幅減少;另一方面也有訂單國際轉移的因素。由于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價格優勢減弱,部分海外訂單向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柬埔寨等人力成本更低的新興經濟體轉移,服裝行業尤其明顯。外加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關系協定(TPP)的達成,也將對我國的紡織品服裝產生不小的沖擊。
2015年,進口棉紗繼續沖擊中國市場,盡管近幾年中國的棉花價格大幅下降,內外棉價差在縮小,但是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國通過減少盈利空間依然在向中國大量銷售棉紗。前11個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量近216萬噸,同比增加19.7%,預計全年的進口量將在230萬噸以上。
進口棉紗憑借其低廉的原料成本優勢和加工成本優勢近幾年來一直在擠壓中國棉紡市場,特別是越南,由于近兩年中國大量大型紡織廠在越南投資建廠生產棉紗,然后通過其在中國國內成熟的銷售渠道銷售棉紗,因此中國進口的越南棉紗量大幅增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