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場三大“熱詞”分析
今年的冬天有點冷,近幾日更有強寒潮來襲,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2~14℃,南方多地最低氣溫甚至要跌破歷史極值。春節臨近,棉花市場也是寒冬漫漫,記者獻上三大“熱詞”,讓大家暖暖身。
進口
進入1月中旬,棉花市場關于進口的討論多了起來。棉花進口方面,2016年的進口配額數量仍然是89.4萬噸1%關稅內配額。1月18-19日山東、江蘇的一些紡織企業陸續反映已接到領取配額的通知,紡織企業表示,2016年進口棉花將更關注品質,優質外棉是首選。外紗進口方面,目前市場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會繼續大幅增長,預計2016年外紗進口或達到250萬噸。另一種則認為會有所下降,原因是,隨著國內外棉價差進一步縮小,進口紗在失去了原料成本這一優勢后漸顯頹勢,預計2016年外紗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下降。
賣棉
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數據,截至2016年1月15日,內地籽棉交售率為75.6%,棉農家中仍存有大量籽棉,如何將籽棉變現是春節之前風行在棉農之間的一大熱詞。山東武城某棉農說,眼下他們村仍有30%的棉農一兩棉花也沒有賣。這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下游收購主體少且出價較低,棉農不舍得賣是主因。臨近春節,內地棉農加快了將籽棉變現的節奏。棉企同樣存在賣棉還貸的壓力。本年度以來,400型棉企的經營特點是加工量少、銷售難、庫存大。據業內估計,截至1月中旬,內地棉企共加工棉花120余萬噸,其中仍有近半數棉花在棉企手中。近日來,在山東、河北、江蘇、湖北等地不斷傳來棉企的叫賣聲,有的企業甚至表示現款交售價格可下調200元/噸。
催款
近日,不少企業反映銀行信貸員的催款電話一個接一個,不勝其擾但又躲無可躲。銀行催款,企業也在催款。本年度以來,內地一些棉企堅持“按單生產”,有單則收購加工,無單就停產待單,但仍有一些企業被下游廠家“零敲碎打”的欠下了一些貨款,春節之前催債成為了這些企業的主要業務。對于紡織企業來說,年前催款力度更大,要還貸,還要支付工人工資、原料費用、電費等。
三大“熱詞”炙手可熱,可這其中又透著多少業界人的心酸與無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