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外貿回穩向好是有可能的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這反映出2016年國際市場需求依然十分疲弱,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需要說明的是,2015年前兩個月基數較高,1月出口1998.9億美元,月度出口額為全年第三高;2月出口同比增長48.2%,月度增速為全年最高,加上春節因素影響,使得今年前2個月的數據有許多不可比因素,并不能全面反映全年外貿走勢。
沈丹陽說,從最近我們對全國20個省市調研情況看,企業普遍反映2016年的外貿形勢總體上確實比2015年更加復雜嚴峻,2015年存在的困難沒有絲毫減少,甚至有加重的趨勢。
盡管形勢嚴峻復雜,但做好今年外貿工作也面臨許多有利條件,我們仍然有信心也有決心,努力完成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各項外貿任務,推動外貿回穩向好,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從國際情況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普遍下調2016年全球經濟增速至6年來最低;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跌至349點,是歷史最低水平。國際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仍在低位徘徊,部分地區局勢動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增多。
我們也注意到,最近已公布今年外貿數據的全球30個主要經濟體出口均不同程度出現大幅下降,其中出口降幅為2位數以上的主要經濟體有10多個,比如美國下降10.7%、日本下降12.9%、韓國下降18.8%、加拿大下降12.4%、巴西下降17.9%、印度下降13.6%、臺灣下降13%。
從國內情況看,企業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外貿傳統競爭優勢弱化,固定資產投資持續放緩,進口需求下降,特別是產業和訂單向外轉移還在加快,加工貿易出口已經連續12個月下降,超過國際金融危機時水平。這些預示著外貿的困難不是短期的。
沈丹陽表示,在充分認識到外貿形勢嚴峻性復雜性的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國與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仍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配套完備、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具有較強的綜合競爭優勢和比較優勢,我國外貿發展的基本面并沒有改變。與此同時,外貿發展結構持續優化,轉型升級、動力轉換在加快,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
一些企業專注主業,持續創新,培育自主品牌,加大海外營銷網絡建設,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更重要的是,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商務部會同各有關方面,既千方百計穩增長,又堅定不移調結構,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或正在實施,或將要出臺。
比如:大力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制訂收費的正面清單;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出口退稅率結構,確保及時足額退稅;加大出口信保和融資支持力度,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對成套設備出口融資保險應保盡保;鼓勵跨境電商等新型興商業模式創新,著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等等。這也意味著我國外貿新的增長動能正在積聚。因此,我們預計3月份以后,我國外貿降幅將呈逐步收窄走勢,外貿回穩向好是有可能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