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奢侈品鑒定標準成行業痛點
“您就放心吧,在我們店里買絕對沒假貨。”崇文門附近的一家二手奢侈品店里,店員反復強調貨品保真。一款9成新的經典蘭姿手包,要價1799元,店員稱,要是去專柜買全新的至少要4000多元。店員的信誓旦旦,反倒讓消費者心生疑竇。店員還稱,這些貨品都經過公司奢侈品鑒定師鑒定過,沒有問題。
與全新的奢侈品相比,二手奢侈品憑借性價比優勢漸漸走進人們的生活。與之相應的是,經營二手奢侈品店鋪增多,一些傳統的典當行也在近兩年加入到二手奢侈品流通大軍當中。此外,依托聚奢網、米蘭站等網上流通平臺,二手奢侈品交易得到較快發展。有報告稱,目前在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約有3000億元人民幣,并呈現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長態勢。
奢侈品領域專家、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中國消費者作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積累了大量未使用奢侈品以及可以流通的已使用奢侈品。此外,業內人士稱,很多二手奢侈品平臺都有自己的貨源渠道,比如到日本去備貨,即便加上關稅,也有豐厚的利潤空間。
但與奢侈品市場魚龍混雜的情形頗為相似,二手奢侈品行業同樣也存在著假貨泛濫的問題。大多二手奢侈品店在售賣時,只能口頭承諾自家商品是經過鑒定的,但卻拿不出任何鑒定證書。即便是拿出來,也往往會有自賣自夸之嫌。有商家表示,可以支持專柜驗貨,但據了解,包括LV、巴寶莉、古馳等很多品牌并不提供鑒定服務。周婷表示,奢侈品牌不提供鑒定服務,第三方鑒定機構的鑒定結果有效性存疑,國家又尚未出臺有關的行業標準,真假鑒定成了奢侈品行業的老大難問題。
購買時,消費者往往難辨真假;等發現購買到假貨時,卻又退貨無門。“心塞,花1萬多買個二手包,自己辨別不了真假……”一位消費者忐忑不安。“買二手奢侈品基本上就看購買平臺怎么樣,真假確實不好說,最好是選擇有保障的平臺。”寶瑞通典當行資深鑒定師王健對此也表示無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